1.图表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根据形势变化在不同时期科学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材料二: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求: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落实“三权分置”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经营主体有权使用流转土地自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落实“三权分置”的理由。
材料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根据形势变化在不同时期科学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1982年 |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86年 |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 |
2002年 |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
2011年 | 十一届全国人大开展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运行情况的执法检查 |
2016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各地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依法推行“三权分置” |
材料二: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求: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落实“三权分置”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经营主体有权使用流转土地自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落实“三权分置”的理由。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数学符号“+”本属一级运算,用来表示正数或加法;在新常态下,“+”被某县赋予新的诠释与活力。 在国务院大力推行“互联网十政务服务”的背景下,该县门户网站成为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各政府部门争相在网站公布职责范围、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申诉方式等;各项法规、政策、条例的出台,也都通过网站公布并预留电话、信箱以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网站还成为国家法律、政策的宣传平台,让群众在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同时做到了法定责任必定为。借助“互联网+”,该县政更通、人更和。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互联网+”时代下该县群众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互联网+”时代下该县群众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3.单选题- (共6题)
3.
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 )
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
②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前者属于劳动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
②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前者属于劳动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4.
我国央行于2015年2月5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该政策对经济影响机制的是
A.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B. 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降低→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C. 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D.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A.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B. 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降低→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C. 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D.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5.
我国现已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一并纳入营改增范围,增值税覆盖所有货物、服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营业税则退出历史舞台。以上税制改革可能产生的传导效应有
①促进生产专业化→提高产品的性能→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②降低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扩大创业空间→增加社会就业
③解除服务业重复计税→促进市场公平性→阻止物价上涨
④减轻企业的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供给侧改革
①促进生产专业化→提高产品的性能→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②降低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扩大创业空间→增加社会就业
③解除服务业重复计税→促进市场公平性→阻止物价上涨
④减轻企业的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供给侧改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6.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食盐专营制度,但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国家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允许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以自主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放开食盐价格有利于
①生产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食盐品种,扩大食盐消费量
②打破企业对食盐的垄断经营,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行业活力
③促使食盐企业转型升级,注重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④避免政府干预食盐产销,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食盐品种,扩大食盐消费量
②打破企业对食盐的垄断经营,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行业活力
③促使食盐企业转型升级,注重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④避免政府干预食盐产销,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7.
2014年我国企业共发生81宗海外并购,交易额达356.1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加22.7%、30.1%。在海外并购所涉及的行业中,制造业以极大优势居于首位。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海外并购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②海外并购可以有效规避国际经济风险
③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全面优势
④跨国公司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力载体
①海外并购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②海外并购可以有效规避国际经济风险
③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全面优势
④跨国公司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力载体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