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3题)
5.
提起《昆虫记》,人们会想起“迁徙的蜘蛛”、“会唱歌的蟋蟀”还有“勤劳的蜜蜂”等十分有趣的故事。
(1)上述三种动物均属于节肢动物,体表都具有坚韧的、防止水分散失的______,但其中只有两种动物属于昆虫,具有2对翅、3对足等特征,它们是蟋蟀和______。
(2)“会唱歌的”蟋蟀在繁殖期间,凭着本能“唱歌”以吸引异性.在功能上为______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动物体内的_____决定的。
(3)“勤劳的”蜜蜂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分工明确,这符合______行为的特征。
(1)上述三种动物均属于节肢动物,体表都具有坚韧的、防止水分散失的______,但其中只有两种动物属于昆虫,具有2对翅、3对足等特征,它们是蟋蟀和______。
(2)“会唱歌的”蟋蟀在繁殖期间,凭着本能“唱歌”以吸引异性.在功能上为______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动物体内的_____决定的。
(3)“勤劳的”蜜蜂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分工明确,这符合______行为的特征。
6.
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身体内有无______可分为两类。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身体内有无______可分为两类。
7.
根据下图生物进化树回答问题:
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如图所示)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请据图回答:

(1)进化树中标号③、④所代表的植物及沙椤的共同特征是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__。
(2)标号②代表的动物,大多数成体用_______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
(3)进化树上标出的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是_______。
(4)观察进化树,标出的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是_______。
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如图所示)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请据图回答:

(1)进化树中标号③、④所代表的植物及沙椤的共同特征是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__。
(2)标号②代表的动物,大多数成体用_______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
(3)进化树上标出的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是_______。
(4)观察进化树,标出的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是_______。
3.单选题- (共14题)
8.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②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③脊椎动物依靠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④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⑤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接
⑥运动都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
①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②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③脊椎动物依靠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④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⑤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接
⑥运动都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
A.①③⑥ | B.②③⑥ | C.②④⑤ | D.①④⑥ |
11.
春天来了,两只小燕子从南方飞回到一户农家屋檐下,开始忙忙碌碌的衔泥筑巢,不几天,一个精致的燕窝就筑好了。以上至少具有( )
①觅食行为②防御行为③生殖行为④迁徙行为⑤社群行为⑥先天性行为⑦后天性行为⑧学习行为
①觅食行为②防御行为③生殖行为④迁徙行为⑤社群行为⑥先天性行为⑦后天性行为⑧学习行为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③④⑥ | D.①⑦⑧ |
14.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和她的团队第一个发现并提炼出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从而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 )
A.药用价值 | B.间接价值 | C.潜在价值 | D.直接价值 |
15.
20世纪50年代美国栽培的大豆患萎黄病,产量大幅下降,7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一种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了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得益于生物的( )
A.遗传多样性 | B.物种多样性 | C.生态系统多样性 | D.环境多样性 |
17.
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 )
A.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 |
B.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相互作用,最后演变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 |
C.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单细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从此生机勃勃,不断进化发展 |
D.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
19.
近年来,发现不少以前效果很好的抗生素现在药效不好了。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药效不好的最可能原因是( )
A.细菌繁殖的后代很多,抗生素用量不够 |
B.假药泛滥,国家打击力度不够 |
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
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 |
4.填空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