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392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从2015年4月1日起,上海市政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820元调整为20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将从17元调整到18元。

(1)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举措,是保障哪一要素的分配?
(2)这一要素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保障和提高这一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何重大意义?
2.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

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政府增加这方面的财政投入,这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
(2)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社会意义(列出三点)
3.

   “入世”十多年来,我国出口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累计吸收外资突破1万亿美元;同时我国也面临一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与他国贸易摩擦频发等诸多问题。

请运用经济常识“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简要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我国应如何积极、理性地应对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2.图表题(共1题)

4.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材料一: 2009年和2010年我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注:互联网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预计到2030年,互联网产业规模将占据全球生产总值的20%。
材料二:2011年2月21日,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司宣布,因有个别供应商涉嫌欺诈被终止服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为此引咎辞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致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诚信是阿里巴巴最珍视的价值观基础,违背公司价值观的行为丝毫不能容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的发展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3)运用经济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使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3.单选题(共14题)

5.
下图是2013年我国某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出
A.该市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B.该市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在不断完善
C.该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逐渐降低
D.按生产要素分配在该市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
6.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稳定。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
A.分配不合理会降低效率
B.分配是经济活动的桥梁与纽带
C.分配决定生产方式
D.分配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7.
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图中弧线)与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图中对角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
②如果B为零,基尼系数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③2011年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扩大A的面积
④我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有利于扩大B的面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8.
2013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投入,将农村儿童白血病、肺癌等20种重大疾病医疗优先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范围。这表明
A.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B.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
C.我国初次分配较好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能够满足广大居民高层次的保障需求
9.
自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2012年我国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纳税人超过100万户,为企业直接减税426.3亿元。“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有
①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③完善国家的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的约束 
④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10.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它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措施中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是
A.增加税收,扩大财政支出B.增发货币,扩大公共投资
C.降低利率,鼓励消费D.降低税率,加大财政补贴
11.
税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
A.决定企业的分配方式B.消除地方的保护壁垒
C.调节人们的消费行为D.决定社会的生活质量
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中国的发展也会为世界带来巨大的机遇。中国的发展会为世界带来巨大机遇,这是因为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挑战
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13.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是
A.各类企业要制定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B.传统企业应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力度
C.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国家间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D.企业应淘汰劳动密集型产品,全力占领国际信息高端市场
14.
中国的投资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一旦中国投资减缓,世界经济就会出问题。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A.生产的全球化B.资本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D.技术的全球化
15.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镇化脚步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由此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势是
A.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进入第三产业B.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
C.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进入第二、第三产业D.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进入现代农业
16.
市场方式是我国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下列选项中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是()
A.中国三一重工集团向日本地震灾区援助大型器械
B.上海市政府对在校大学生每月提供物价补贴
C.我国中信集团全资购入美国西林公司股份
D.中央财政增支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7.
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18.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的局面。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红利趋于消失,由此产生的结果可能是
①劳动力成本将上升 ②劳动力结构将更趋合理
③促使经济结构调整 ④劳动力素质会显著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选择题(共4题)

19.下列陈述I、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Na2O2具有漂白性

Na2O2可用于潜水呼吸用氧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

浓H2SO4有脱水性

浓H2SO4可用于干燥Cl2、SO2

D

CO有还原性

CO可用来冶炼生铁

20.下列陈述I、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Na2O2具有漂白性

Na2O2可用于潜水呼吸用氧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

浓H2SO4有脱水性

浓H2SO4可用于干燥Cl2、SO2

D

CO有还原性

CO可用来冶炼生铁

21.下列陈述I、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Na2O2具有漂白性

Na2O2可用于潜水呼吸用氧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

浓H2SO4有脱水性

浓H2SO4可用于干燥Cl2、SO2

D

CO有还原性

CO可用来冶炼生铁

22.做一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图表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