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017年8月18日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世界创新格局基本稳定,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超越比利时,提升至第17位,处于第二集团领先位置,是唯一排名进入前20位的发展中国家。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大幅超越了其经济发展阶段,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突出表现在知识产出效率和质量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稳步增强等方面。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球的15.6%,仍居美国之后排第二位,但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R&D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总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到2020年我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总体发展目标。随着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以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创新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将稳步提升。
材料二 自主创新刷新难度,中国迈向桥梁强国。我国桥的数量在增多,里程在延伸,技术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史,上世纪70年代前要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而到了21世纪,则要看中国。”每一座大桥的设计与施工,背后都凝聚着建设者自主创新的智慧和勇气;一座座世界级桥梁相继落成,让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者和科研人员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坚定信心,在桥梁结构体系设计、核心材料研发、关键施工工艺、施工装备创新上刻苦攻关,使中国桥梁的技术高度不断攀升、难度不断刷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家角度为提升我国的国家创新指数提出合理化建议。(2)根据材料二,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中国能迈向桥梁强国的认识。
政府是改革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改革的对象。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打造便利公平的市场环境,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2.单选题- (共11题)
①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了农民非劳动收入
②是以公司股份制形式替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④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③防止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 ④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①“看不见的手”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③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缩小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④国家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发挥了财政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②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解决了医患矛盾
③进一步健全了政府对药品价格的调控机制 ④能够有效促进药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借鉴绿色GDP核算方法,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标准,促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②缩小区域之间、地方之间的GDP增长速度的差距。
③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④优化全球产业结构,促进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能够彻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②体现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政策
③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④有利于振兴乡村,实现共享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活力 ②挖掘社会资本投资潜力
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④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经济增长滞缓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刺激社会总需求
②经济增长滞缓时→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③经济发展过热时→紧缩性财政政策→营业税改增值税
④经济发展过热时→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①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一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提高货币购买力→实现共同富裕
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刺激居民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