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0题)
1.
2016年度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印发该意见旨在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④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置。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④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置。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
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1/3将来自贫困地区。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②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③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①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②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③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3.
(题文)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文件,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若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纳入按劳分配体系的人数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纳入按劳分配体系的人数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4.
从2016年5月1日起的2 年内,我国将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对这一政策的影响的传导路线正确的是
①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②增加国家财政支出
③减轻企业社保缴费压力
④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①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②增加国家财政支出
③减轻企业社保缴费压力
④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A.③——①-----④ | B.②——①-----④ | C.③——②-----④ | D.①-----④——③ |
5.
2016年我国实行营改增以来,营业税不降反增,这一经济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实行营改增→企业纳税减少→ 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提高 → 企业纳税增多 |
B.实行营改增→增加财政收入→ 拉动消费需求→ 促进生产扩大→ 企业纳税增多 |
C.实行营改增 → 缓解资金不足 → 降低生产成本上升→拓宽经济领域→企业纳税增多 |
D.实行营改增→ 提高工人工资→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纳税增多 |
6.
2016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积极意义是
①发挥财政作用,刺激社会总需求
②扩大有效供给,防范金融风险
③扩大财政支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④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①发挥财政作用,刺激社会总需求
②扩大有效供给,防范金融风险
③扩大财政支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④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7.
继营改增、资源税改革之后,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下一步税收的重点。我国个人所得税将把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统一纳入综合范围征税,此外,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也有望纳入抵扣。按照这一思路,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可能引发的传导路径是
①个人所得税改革→降低纳税人家庭负担→居民税收负担更加公平
②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国家财政收入来源
③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国家增发货币弥补财政赤字
④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①个人所得税改革→降低纳税人家庭负担→居民税收负担更加公平
②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国家财政收入来源
③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国家增发货币弥补财政赤字
④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8.
下图为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我国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其取值范围为0~100,50位临界点,表示一般状态;指数大于50时,表示企业情况向好;指数小于50时,表示企业情况趋差)情况。对此情况,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企业管理
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企业转型
③下调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④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

①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企业管理
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企业转型
③下调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④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9.
下列符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要求的是
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面实行营改增,减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
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交易负面清单制度
③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单位缴费比例
④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面实行营改增,减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
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交易负面清单制度
③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单位缴费比例
④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10.
马云认为:传统的避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企业节税的要求。一个企业要长治久安,必须解决好税收风险问题。企业税收作为红线绝对不能碰,你不安全,我安全,我在竞争中胜出的概率就要高得多。这说明
①企业制胜的概率取决于避税方法
②税收安全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③纳税人应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④税收具有强制性
①企业制胜的概率取决于避税方法
②税收安全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③纳税人应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④税收具有强制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11.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人均出租车拥有率严重不足,打车难成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解决打车难的问题应
①由政府积极组织车辆投放市场
②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出租车资源的配置
③加强出租车行业的诚信制度建设
④加强政府对出租车市场的监管和公共服务
①由政府积极组织车辆投放市场
②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出租车资源的配置
③加强出租车行业的诚信制度建设
④加强政府对出租车市场的监管和公共服务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12.
国家发改委宣布,对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的12家日本企业罚款12.354亿元。下列对日企的价格垄断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市场自发调节——追逐眼前利益——形成价格联盟——获取不法收益 |
B.信息掌握不全——决策出现失误——形成价格联盟——弥补经济损失 |
C.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益受损——形成价格联盟——获取稳定收益 |
D.价格时涨时跌——生产调整困难——形成价格联盟——稳定企业生产 |
13.
经济学中的“灯塔效应”表明,渔民都不愿意一个人支付像建造灯塔这样的公共物品的费用,因为要阻止其他人免费使用灯塔的代价非常大。这一效应表明( )
①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等弊端
③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④市场经济需要法律和道德来规范与引导
①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等弊端
③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④市场经济需要法律和道德来规范与引导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4.
外差效应是指一个经济活动产生的收益不仅限于自身,还大面积地惠及其他经济单位的经
济活动效应,以下现象会产生外差效应的是
①某商家在卖电脑的同时,会向消费者推荐路游器、宽带
②某集团主业为机器制造,同时也涉足电子、食品等领域
③宝马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在全球12个国家拥有22个生产和组装的子公司
④我国对外承包水电工程,出口发电机组的同时也出口起重设备、输电设备
济活动效应,以下现象会产生外差效应的是
①某商家在卖电脑的同时,会向消费者推荐路游器、宽带
②某集团主业为机器制造,同时也涉足电子、食品等领域
③宝马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在全球12个国家拥有22个生产和组装的子公司
④我国对外承包水电工程,出口发电机组的同时也出口起重设备、输电设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5.
如图是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所显示的信息。该图反映了我国


A.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
B.GDP增速将不断下降的趋势 |
C.经济增速下滑触底,有望重回高速增长区间 |
D.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发展转入中高速 |
16.
(题文)诸暨市店口镇是浙江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试点以来,不仅经济发展迅速,而且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镇化、建设城市文化方面卓有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启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
①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②使我国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③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①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②使我国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③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7.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召开会议强调,要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实际,继续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预期引导,要深化、细化、具体化政策组合,加大工作落实力度,下面属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
①大力推进僵尸企业的破产和兼并
②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改善产品结构满足人们需求
③改善人们的消费需求,提倡绿色消费
④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生产领域的投资
①大力推进僵尸企业的破产和兼并
②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改善产品结构满足人们需求
③改善人们的消费需求,提倡绿色消费
④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生产领域的投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8.
中国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表示欢迎其他国家搭中国便车,实现互利共赢,并在科技创新、自由贸易、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方案,得到积极响应。这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主动开放战略为各国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②中国致力于消除当前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平衡
③中国努力改变不合理国际经济规则,为发展中国家创造公平环境
④中国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①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主动开放战略为各国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②中国致力于消除当前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平衡
③中国努力改变不合理国际经济规则,为发展中国家创造公平环境
④中国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题文)2017年以来,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法意政坛震荡等,“逆全球化”进程开启。实施贸易保护,设置贸易壁垒,用反倾销手段干预正常贸易成为“逆全球化”的重要手段。“逆全球化”
①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阻碍世界贸易发展,不利于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③倒逼中国加强国内改革,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④将有利于英、美等国家的长远发展
①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阻碍世界贸易发展,不利于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③倒逼中国加强国内改革,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④将有利于英、美等国家的长远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