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国特色城镇化”、“三权分置”、“农业供给侧改革”亮点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市是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城市。该市实行产业园区、新镇区和农村社区“三区同建”的探索模式。当地政府通过抓基地、兴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使农民就地成为了产业工人;通过实施“政策推动”工程,特色新镇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周边联动形成了开发区,学校、医院、银行一应俱全;将当地农业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逐步形成融合特色种养、绿色产品深度开发、休闲观光生态游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转变了传统单纯依赖某几种农产品且销售不稳的局面;经济繁荣、舒适宜居、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吸引了很多旧城区人口转移集聚,疏解了旧城区的空间压力。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某省人大代表围绕土地流转问题展开热议。
甲:“目前,我省农村土地流转或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
乙:“现实生活中,土地流转程序、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市场交易平台,农户自发流转一旦出了问题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调解。”
丙:“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A市“三区同建”的城镇化探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社会各方面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解决土地流转中的问题。
材料一:A市是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城市。该市实行产业园区、新镇区和农村社区“三区同建”的探索模式。当地政府通过抓基地、兴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使农民就地成为了产业工人;通过实施“政策推动”工程,特色新镇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周边联动形成了开发区,学校、医院、银行一应俱全;将当地农业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逐步形成融合特色种养、绿色产品深度开发、休闲观光生态游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转变了传统单纯依赖某几种农产品且销售不稳的局面;经济繁荣、舒适宜居、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吸引了很多旧城区人口转移集聚,疏解了旧城区的空间压力。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某省人大代表围绕土地流转问题展开热议。
甲:“目前,我省农村土地流转或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
乙:“现实生活中,土地流转程序、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市场交易平台,农户自发流转一旦出了问题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调解。”
丙:“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A市“三区同建”的城镇化探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社会各方面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解决土地流转中的问题。
2.单选题- (共7题)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规定,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包括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和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中央出台这一规定旨在

①坚持按劳分配,将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相联系,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②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
③实现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构建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探索知识价值实现的有效方式

①坚持按劳分配,将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相联系,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②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
③实现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构建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探索知识价值实现的有效方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3.
2017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拟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财政赤字增加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实行增支减税政策
②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增加对困难地区的财力补助
③民营企发展困难、谋转型→整体经济效益不容乐观→上交利润减少
④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实行增支减税政策
②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增加对困难地区的财力补助
③民营企发展困难、谋转型→整体经济效益不容乐观→上交利润减少
④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4.
杠杆化是指通过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长过快,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7年度,甲企业拥有自有资金1亿元。该企业使用高杠杆进行投资,通过银行融资3亿元,年贷款利率为5%,把总资金的50%用于投资房地产,房价上涨30%后卖掉。另外的50%投资股票.股票下跌40%后止损卖掉:在归还银行贷款后,不考虑交易成本以及其他因素,下列对该企业的年度总投资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去杠杆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下列有利于去杠杆的传导措施是
①债权转为股权→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②企业依法破产→实施企业破产结算→取消企业债务→降低资产负债率
③发展股权融资→完善股权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储蓄转为股本投资
④推动兼并重组→扩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小题1】2017年度,甲企业拥有自有资金1亿元。该企业使用高杠杆进行投资,通过银行融资3亿元,年贷款利率为5%,把总资金的50%用于投资房地产,房价上涨30%后卖掉。另外的50%投资股票.股票下跌40%后止损卖掉:在归还银行贷款后,不考虑交易成本以及其他因素,下列对该企业的年度总投资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A.收益6500万元,运用适度的杠杆,适时扩大投资 |
B.收益-4000万元,股市有高风险,应谨慎投资 |
C.收益-3500万元,高杠杆会扩大投资风险 |
D.收益2000万元,多元化投资会带来多元化风险 |
①债权转为股权→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②企业依法破产→实施企业破产结算→取消企业债务→降低资产负债率
③发展股权融资→完善股权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储蓄转为股本投资
④推动兼并重组→扩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5.
(题文)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这预示着2017年以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振兴实体经济需要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下列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调控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
②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
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④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稳妥推进民营银行设立,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
②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
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④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稳妥推进民营银行设立,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6.
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对经济全球化解读正确的有
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言,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B.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
C.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的对立统一 |
D.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
7.
2016年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把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产生的“最佳提案”——《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节俭教育的提案》《关于完善学生社会实践体制的提案》和《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带到了政协会议,得到了委员们的积极肯定。模拟政协活动
①有利于唤起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是青少年行使政治自由、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
③丰富了青少年社会活动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和深刻的实践
④补充了课堂教学,有利于青少年感受我国的政治制度,树立制度自信
①有利于唤起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是青少年行使政治自由、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
③丰富了青少年社会活动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和深刻的实践
④补充了课堂教学,有利于青少年感受我国的政治制度,树立制度自信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