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强化训练之收入分配与税收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3778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在精准扶贫中,异地安置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贫困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脱贫工作的最终目标。为此,县、S乡、村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要素,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一是省财政厅、S乡政府驻村工作队分别联系了2-3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均与特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从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式帮扶机制,落实了帮扶工作责任。二是该村利用各类财政扶贫资金,新修了小学教学楼,硬化村级公路4000多米,开通宽带网络,鼓励电商发展。三是该村注重发展竹木资源丰富优势,改变以前农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实行对外优惠招商,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努力,由村上、村民和台湾投资商合伙建起了一家竹器加工厂;村上还组织贫困劳力成立了一支建筑工程队;办起了农家乐;村级企业每年解决劳动力100多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四是积极申报农村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今年申报12人,最终审定通过了9人,本科生每人得到12000元的救助,解决了这部分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困难。扎实的脱贫业绩深受社会好评。
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述扶贫举措的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新疆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多年的边贸建设发展经验,目前正积极探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但是,新疆同样存在不少的发展短板,基础产业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等。长期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2011-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新疆资金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用于教育、医疗、环保、科技、生态建设……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中央财政支持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并说明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新疆发展。

2.单选题(共10题)

3.
《上海市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提出,不断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下列有助于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是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③确认市场经济下各种收入的合法性
④实施企业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2017年8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实施范围、放宽实施条件,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相关所得税政策。上述举措
①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坚持和完善②旨在增加科技人才的财产性收入
③体现了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④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加计扣除指按照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納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国务院决定自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这一政策可能产生的效应是
①实行按劳分配,保障科技入员的合法杈益
②优化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调整分配关系,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④通过产品创新,增强企业竞争新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0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A.效率越高收入差距越大
B.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比
C.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D.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7.
国家统计局2017年7月17日公布了我国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6. 9%的GDP增速高0.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幅再次“跑赢”GDP增速。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政府调控显现成效→降低物价水平→人们购买力提升→生活水平提高
②国家分配政策调整→理顺分配关系→居民收入增加→促进社会公平
③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提高报酬比重→再分配注重公平→劳动积极性提高
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一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一21%之间。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①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②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③积极发挥财政促进公平、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作用
④健全和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居民收入调节机制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9.
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投入力度,在大型客机、载人航天、可燃冰研究开发、量子通信等方面不断刷新中国创新高度,实现了“非对称”赶超(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基础上,采取不同于传统的发展道路或技术路线,实现沿其他道路的快速赶超)。由此可见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国家财政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财政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目前,我国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根据政策,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这一举措:
A.是个人投资理财规避风险的有效应对之策
B.是收入初次分配调节机制兼顾公平的有效手段
C.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通过发挥财政作用,满足人民对健康保障的需求
11.
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748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非税收入25676亿元,同比下降4.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560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751亿元,增长15.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329亿元,增长9.5%;教育支出26625亿元,增长8.1%。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我国更加突显公共财政的性质,有助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②我国当前实行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减少市场的货币流通量
③我国财政收支增速都快于经济增速表明财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④政府推进税费改革,清理规范涉企业收费,降费措施取得成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布税务系统深入落实减税政策有关情况。数据显示,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10 639亿元,其中,2016年5-12月减税4889亿元,2017年1 -9月减税5750亿元。这一举措最有可能带来的变化是()
①企业有能力挖潜改造,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要
②国家财政收入下滑,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下降
③增加企业可支配资金数量,更好进行技术改造
④经营性企业数量增加,企业间竞争压力下降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