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37715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收入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同时也在减少绝对贫困人口方面为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应注意到,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并没有均等的享有发展成果,我国的贫富差距依然停留在较高的位置。瑞信研究院公布的《2015年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的中产阶层按绝对值计算达1.09亿人,为全球最多,但仅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5.9%,目前中国仍有九成人口生活在中产阶级水平之下。因此,我国的社会结构更像是金字塔型而非均衡合理的橄榄型。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使我国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2.

   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专家指出,所谓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特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2.单选题(共7题)

3.
2017年 9月6日,省人社厅发布消息,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河南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决定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一、二、三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调整为1720元、1570元、14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调整为16元、14.5元、13元。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①能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②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③是再分配领域重视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④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说:“效率与公平是整个发展的两个轮子,好比人的两条腿,不能谁兼顾谁。一条腿兼顾另一条腿,说明这个人是瘸子,走不远。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恐怕不能是谁兼顾谁的问题,两者必须融合。”这是因为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合理的公平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
“十三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这说明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④国家财政是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提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这表明,政府
①不应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②应尊重市场主体权益,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
③应尊重规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④宏观调控要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为辅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7.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始终要坚持的原则是
A.非歧视原则B.务实合作、互利共赢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8.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传播谣言的平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公民应
①树立法律意识,依法有序政治参与
②增强义务意识,严厉打击网络谣言
③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自由表达言论
④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小王同学发现当地某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督职责,于是就打电话给该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并提出建议。小王同学的行为属于
A.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
B.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C.运用行政裁决机制向政府投诉
D.社会与公民对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