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一 2018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简称新《规则》)正式施行。新《规则》进一步限定、缩小政府制定价格的范围,明确政府制定价格的范围为“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和服务”等领域。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价格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全面理顺,放开大用户直供气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天然气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大幅提高;居民阶梯水价、阶梯气价制度推出,在多地开展农业水价改革试点……
价格改革最终可以把更多实惠让给老百姓。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价格改革政策是如何让老百姓得实惠的。
材料一 2018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简称新《规则》)正式施行。新《规则》进一步限定、缩小政府制定价格的范围,明确政府制定价格的范围为“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和服务”等领域。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价格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全面理顺,放开大用户直供气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天然气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大幅提高;居民阶梯水价、阶梯气价制度推出,在多地开展农业水价改革试点……
价格改革最终可以把更多实惠让给老百姓。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价格改革政策是如何让老百姓得实惠的。
2.单选题- (共11题)
2.
村民李某算了一笔账:自家有10亩地,以前以种小麦、玉米为主,遇到好年景,年纯收入也就1万元。2017年,李某以入股的方式将土地流转给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与员工。年底,李某获得了每亩800元的租金,领取了10%的分红和每月1500元的工资,收入非常可观。下列对此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①土地流转后,李某该年获得的所有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②土地所有权从此转移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③公司经营有风险,李某的收入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④土地流转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发展
①土地流转后,李某该年获得的所有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②土地所有权从此转移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③公司经营有风险,李某的收入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④土地流转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3.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7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提出,在增活力方面,着力激发重点群体积极性。其中就包括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实行这一系列措施
①引导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属于再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
②带动广大产业人才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③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
④有利于解决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①引导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属于再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
②带动广大产业人才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③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
④有利于解决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4.
(题文)国家统计局2017年7月17日公布了我国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6. 9%的GDP增速高0.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幅再次“跑赢”GDP增速。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政府调控显现成效→降低物价水平→人们购买力提升→生活水平提高
②国家分配政策调整→理顺分配关系→居民收入增加→促进社会公平
③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提高报酬比重→再分配注重效率→劳动积极性提高
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升
①政府调控显现成效→降低物价水平→人们购买力提升→生活水平提高
②国家分配政策调整→理顺分配关系→居民收入增加→促进社会公平
③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提高报酬比重→再分配注重效率→劳动积极性提高
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5.
去年以来张家口市投入2.32亿元防治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57亿元保护生态环境,为办好2022年冬奥会、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做出巨大贡献。这说明
①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行政手段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
③仅靠市场解决不了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④财政投入为改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①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行政手段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
③仅靠市场解决不了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④财政投入为改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A.③④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6.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的表述备受瞩目,从民间广泛提议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一轮提高个税起征点即将启动。此次个税改革带来的影响,下列传导合理的是
A.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税种结构不断优化——扩展国家财政收入来源 |
B.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国家增发货币弥补财政赤字 |
C.个人所得税改革——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D.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
7.
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北京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要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数要同比下降20%.为打赢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应该
①调整运输结构,扩大公路货物运输量
②发挥环保税的调节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减排投入
③通过环保考核、拉闸限电等经济杠杆淘汰落后产能
④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①调整运输结构,扩大公路货物运输量
②发挥环保税的调节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减排投入
③通过环保考核、拉闸限电等经济杠杆淘汰落后产能
④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8.
据国家卫生部门监测结果显示,约有130种临床救命存在不同程度短缺。近一时期,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必备药颈嘌呤片出现药荒,经国家有关部门协调,2017年11月21日已恢复该产品的生产供应。然而,根治廉价救命药反复断供的顽疾不能只靠“救火”,还需国家
①制定医药行业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深化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③进行科学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④通过药品短缺预警预报机制助力供需平衡
①制定医药行业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深化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③进行科学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④通过药品短缺预警预报机制助力供需平衡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9.
据统计,2017年10月一线城市租房需求量同比呈现增长趋势,新一线城市杭州、重庆、武汉租房需求量增幅更为明显。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可能有
①毕业生就业季产生的新增租房需求拉动
②“租购同权”等房产新政带来的影响
③政府提供了更多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
④国家加大对高企房价调控,购房增加
①毕业生就业季产生的新增租房需求拉动
②“租购同权”等房产新政带来的影响
③政府提供了更多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
④国家加大对高企房价调控,购房增加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0.
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环境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治理大气污染,政府应当
A. 运用法律手段一一增加排污费的征收力度
B. 运用经济手段——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D. 运用行政手段——政府加强立法工作使治污工作有法可依
A. 运用法律手段一一增加排污费的征收力度
B. 运用经济手段——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D. 运用行政手段——政府加强立法工作使治污工作有法可依
11.
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某省构建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于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人社、扶贫、教育部门“四路并进”的培育机制,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样做有利于()
①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②充分发挥劳动者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④加快农业人口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
①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②充分发挥劳动者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④加快农业人口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