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周测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37369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将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云南省共有21个县市入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的经济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某区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让乡村治理开了头、起了步。区政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推手,推行“新型经营体+农户”等模式,让村民在产业链上分享收益,调动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着力推动机构、人员和职能下移,在全区439个行政村(居)按照“1+6”模式建好公共服务中心;开展“道德讲堂”,推广“三三六”基层自治模式;发挥政协委员在基层治理、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乡村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谈谈各方是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

2.单选题(共12题)

3.
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国科技人员向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高校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的,个人所得税可享优惠。此举意在
①完善按劳分配制度,提高经济效率
②激发创新活力,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③发挥税收调节作用,调动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④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在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起正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下列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产生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①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效益
②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③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④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5.
如图是某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通货膨胀警戒线)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走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从A点到B点,适宜减少货币供应量和减少财政支出
②在B点时,居民可能会选择减少存款,增加现期消费
③从B点到D点,物价持续下跌,银行存款利率波动小
④在D点时,应大幅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增加银行收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从2018年7月1日起,我国降低部分进口日用消费品税率,涉及1449个税目,平均税率由15.7%降为6.9%。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①加大竞争压力,倒逼国内同类产品提高质量
②减少财政收入,降低政府调控能力
③扩大优质中高端消费品进口,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④消费品进口量扩大,国际贸易出现逆差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7.
根据下表,我们可以推断出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
10.5
9.4
7.0
6.8
7.2
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
11.8
12.3
10.2
9.8
10.9
 
①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比制造业产值更多 ②我国经济正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③我国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我国制造业结构更加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
甲国是M商品的生产大国,所产M商品除供应本国外,主要出口乙国。乙国每年从甲国进口的M商品占其国内需求量的30%以上。2018年两国产生贸易摩擦,乙国决定对从甲国进口的M商品加征25%的关税。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举措的影响有
①乙国进口甲国M商品的价格下降,甲国生产者获利减少
②乙国进口甲国M商品的价格上涨,乙国消费者利益受损
③乙国M商品的自给率提高,乙国生产者经济效益增加
④乙国M商品的替代品需求增加,替代品价格随之上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2018年1月25日,央行全面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市场估计释放将超过8000亿。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流动性已开始步入逐步释放过程。该政策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
A.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B.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C.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降低→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D.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10.
“去杠杆”(杠杆率=总资产(债务资金+自有资金)/自有资金)是2017年政府监管的重要内容,目的是降低负债率、防范金融风险。下列措施有助于“去杠杆”的是(    )
①G省财政厅公开招标发行2017年G省第六批政府债券
②C市规定购买首套普通住房的首付款最低比例提高至50%
③某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向相关银行申请延期二年偿还贷款本息
④国务院决定对有潜在价值、暂时经营困难企业实施债转股试点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11.
2018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对此公民可以(  )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②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践行生态环境责任
③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
在不久前颁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强调,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将更加完善、自理能力显著提升。此举:
①有利于党对基层社区的领导和政府对基层自治的指导相结合
②能改革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体系,扩大居民民主权利
③是巩固基层政权,拓展基层居民自治权的重要举措
④在促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实现了机制创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2018年10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五起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注重发现和查处因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等造成黑恶势力坐大成势,以及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责任落实不力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上述做法
①有利于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营造廉洁高效的政治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③有利于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保护公民的各种权益
④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通知》提出,从2018年11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这项举措在于:
①淡化监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
②推进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创新
③转变政府行为方式,降低行政管理费用
④创新行政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