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加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18年1月1日起,我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环保税取代现行排污费,环境保护正式由费改税。相较于排污费,环保税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为目的,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环境资源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税法》从税收杠杆入手,通过构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税制体系,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将对环境保护起到更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材料二为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各省人民政府可以统筹考虑本省的环境承载能力、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按法定程序在规定的税额标准上适当上浮应税污染物的适用税额,以更好落实多排污多缴税、少排污少缴税,并对降低排污浓度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的要求。为促进各地保护和改善环境、增加环境保护投入,环境保护税将全部作为地方收入,各级财政、税务、环保等部门切实加强协作配合,加强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征收环保税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所起到的作用。(2)结合材料二,请为政府如何加强环保税的征管和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价格改革步伐不断提速:我国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非居民天然气价格全面理顺,放开大用户直供气价,我国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天然气已占消费总量的40%;居民阶梯水价、阶梯气价制度推出,在27个省80个开展农业水价改革试点……
材料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长期以来,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把价格和补贴合二为一,使得国内粮食价格上涨,收储的农产品也无法顺价销售,大量农产品积压在仓库里,造成供求结构性失衡。当前我国粮食供给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即价格要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农民的合理收益由政府实行价外补贴,消除原有价格支持对市场的扭曲影响,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滑坡。
(1)价格改革最终可以把更多实惠让给老百姓。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价格改革政策如何让老百姓得到实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粮食供给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合理性。
2.图表题- (共1题)
如图10-201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单位:万亿元,%)
注:2018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材料:2017年,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增幅均超过50%。2018年1—2月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7和1.2个百分点。但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制造业仍以代工、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为主,处于产业链中低价值环节,真正拥有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到美国的1/5,德国的1/3,人均产出低于发达国家。
结合图表和材料,描述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解决上述问题。3.单选题- (共9题)
①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等专项费用的扣除
②健全高技能人才的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机制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④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②智力劳动者凭借其知识产权所获得的收益属于按劳分配
③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他人的知识产品
④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增强的内在动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实现引资与引智相结合
②扩大国外销售市场规模
③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竞争力
④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运用行政手段规范企业的境外投资行为
②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扩大对外开放
③强化投资策略引导,提高引资综合效益
④利用负面清单,引导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是市场决定公共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②成为各地政府交通设施发展的优先方向
③是市场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体现
④完善了绿色出行体系,促进了资源优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网络运营商成本下降→信息化市场扩大→助推“互联网+”深入发展
②激发客户需求→壮大我国信息消费→带动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③降低“双创”成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④清理部分不合理行政费用→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②农业经济效益下降,生产规模不断缩小
③工业产值持续增长,基础地位持续增强
④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经济质量不断提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降低融资担保公司准入门槛,促进资金融通
②能引导融资担保业务为实现“三农”经济的发展服务
③能规范融资担保行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④有效地解决了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困难的问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图表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