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3.
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提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这要求我们
①继续加大投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②以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为主线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把保护环境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①继续加大投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②以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为主线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把保护环境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4.
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等权利
④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①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等权利
④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6.
下列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公民参与政治实践,能提高政治素养 |
B.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政府所有的决策 |
C.应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D.既要树立权利意识,也要树立义务意识 |
7.
自2013年10月以来,全国政协按照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的要求,每次座谈会坚持会前深入调研、会中畅所欲言、会后成果报送中央。座谈会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大量参考。全国政协的这种做法( )
①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 ②是国家机关高效运转的根本保证
③使政协委员能直接决定国家大事 ④有利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①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 ②是国家机关高效运转的根本保证
③使政协委员能直接决定国家大事 ④有利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9.
政府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体现了政府的
A.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
B.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
C.维护民主和专政的职能 |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
10.
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是
A.政府足是否保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 |
B.政府是否做到权责统一,政务完全公开 |
C.政府是否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合理行政 |
D.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
2.多选题- (共2题)
11.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是经济学家们常谈到的“马太效应”,它反映了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的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需要
A.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实现公平中的决定作用 |
D.调节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