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3646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5

1.判断题(共5题)

1.
(题文)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3.
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4.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5.
虚拟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2.单选题(共13题)

6.
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之所以在各种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因为()
A.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B.按劳分配的收入占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最大
C.按劳分配彻底实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D.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来源越来越单一
7.
“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
③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
以下对收入分配公平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收入分配公平就是社会成员收入均等
B.收入分配公平是平均主义
C.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成员收入差距适度,不能过于悬殊
D.收入分配公平是实现社会成员同步富裕的前提
9.
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到自己收入绝对额的影响,而且受到收入与付出相对比较的影响。这是由于人们不仅关心个人努力所获得的绝对报酬量,而且关心同别人比较报酬的相对报酬量。这启示我们()
①实现同步富裕
②适当控制收入差距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
③人们向往公平分配不希望收入存在差距
④只有公平分配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下列各项属于国家宏观调控行政手段的是()
A.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B.中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C.国家推出燃油税改革方案
D.某市对高污染企业叫停
11.
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中,房产税试点和商品房限购政策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目的是让房价回到理性的轨道、合理的水平。这一举措的主要目标是()
A.增加就业B.促进经济增长C.稳定物价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这主要得益于()
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③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善
④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下列属于这一目标的是①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经实现
③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
武汉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放大作用,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金支持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的无缝衔接。这一做法()
①着眼于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②是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和体现
③充分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体现市场经济的自发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 )
①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我国将对外开放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我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6.
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斯认为,每一个人在追求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他去促进另一个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追求的东西。在这里“看不见的手”指的是
A.政府控制机制B.价格供求竞争机制C.计划D.宏观调控
17.
“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羊群效应”反映了单纯市场调节具有
A.自发性B.盲目性C.滞后性D.竞争性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利于解决上述矛盾的是
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②实现发展模式从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向依靠要素投入转变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