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依据。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春天踏青、秋天郊游”这是中国百姓的出游观念。一年一度的国庆旅游黄金周即将来临,去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75亿人次,比上年度增长10.9%,实现旅游收入2453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5.7%.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人们的“假日渴求’夕升高,旅游成为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为了扩大内需,促进“假日经济”发展,2015年5月,国家旅游局通过了关于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规范了旅游市场彩序,维护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当前假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3.单选题- (共11题)
3.
我国“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不懈探索致富新路。2014年村民流转了1000亩土地,组建以股份合作模式运作的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2017年桃树初次挂果,每位入股村民分红1000元。桃树进入盛果期后,村民有望每年获得5000元分红。十八洞村村民由此可以获得
①再分配收入
②非劳动收入
③按劳分配收入
④劳动要素收入
①再分配收入
②非劳动收入
③按劳分配收入
④劳动要素收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4.
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列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央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其中对新安江流域转移支付规模已达5.6亿元。这
①体现了财政具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②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④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社会公平
①体现了财政具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②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④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5.
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武汉市计划投资162.9亿元打造两个“海绵城市”示范区。所需资金除了依靠财政资金及银行政策性长期贷款外,还将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来筹措。采用上述模式筹措建设资金旨在
①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②降低政府投资风险,转移政府管理责任
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④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①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②降低政府投资风险,转移政府管理责任
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④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6.
2019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拟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财政赤字增加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实行增支减税政策
②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一增加对困难地区的财力补助
③民企发展困难、谋转型→整体经济效益不容乐观→上交利润减少
④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实行增支减税政策
②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一增加对困难地区的财力补助
③民企发展困难、谋转型→整体经济效益不容乐观→上交利润减少
④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7.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当前我国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①体现出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
②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种结构的重要举措
③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体现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
①体现出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
②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种结构的重要举措
③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体现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质量强国。目前,我国以技术、技能、知识等为要素的质量竞争型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17%,而欧盟、美国、日本则分别达42%、38%和35%.为此,我国建设质量强国必须
①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②实施人才振兴计划,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③创新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推广中国的质量标准
④政府为主体,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融合
①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②实施人才振兴计划,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③创新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推广中国的质量标准
④政府为主体,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融合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9.
近年来,我国在全方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道路上大胆探路、勇敢创新,从巴西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到印尼高铁,再到英国核电,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表明我国
①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不断优化外资结构
②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发展出口主导型经济
③坚持开放、合作、共赢,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④坚持发展空间得以拓展,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①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不断优化外资结构
②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发展出口主导型经济
③坚持开放、合作、共赢,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④坚持发展空间得以拓展,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0.
针对“刷单”“炒信”、虚构交易等欺诈行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提出,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刷单,做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内容。对于违反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这说明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形成以法律为支撑、道德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势在必行
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弊端短期内不会消除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形成以法律为支撑、道德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势在必行
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弊端短期内不会消除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下列举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
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
②改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通过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④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
②改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通过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④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中央出台一系列举措,为老百姓织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消除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实现经济同步发展
④“兜底线”要增加特困群体的救助,提高最低保障标准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消除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实现经济同步发展
④“兜底线”要增加特困群体的救助,提高最低保障标准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