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目前,从总量上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确实为世界之最,但从占比来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纳入两步走战略。2020年到2035年是我国由中高收入阶段迈进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要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需要从现在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应当达到70%左右,从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请你为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的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2.图表题- (共1题)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请按示例列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完成下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
人民需要更优美的环境 | 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不高,部分地区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 |
① | ② |
③ | ④ |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发展质量改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着力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振兴,让田野更富生机、充满希望。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2)结合材料及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更好的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哪些具体作为?(至少列举2例)
3.单选题- (共15题)
①是对收入差距的根本否定
②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③决定了生产资料必须归全民所有
④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①此次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④个人所得税与中学生没有什么关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③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④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小题1】“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代表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新高度,带动了一场航天技术热,尤其结合航天技术研发的航天民用品也走入百姓生活:脱水蔬菜技术取自于航天食品保存技术,人造心脏技术取自于航天飞机的燃料泵技术,汽车导航技术取自于航天定位技术等等。这说明
A.人们的需求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 B.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D.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
A.实行科技监督的重要手段 | B.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C.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 D.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 |
A.紧缩性、经济建设支出、税收、总供给 |
B.紧缩性、税收、经济建设支出、总需求 |
C.扩张性、经济建设支出、税收、总需求 |
D.扩张性、税收、经济建设支出、总供给 |
①A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②中央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800多亿元
③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
④2018年9月起,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120元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
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
C.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
D.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国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③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④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好大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某区政府把辖区内的社会治安承包给某保安公司 |
B.某市政府要求银行为辖区内某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
C.政府取消种粮补贴,让粮食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 |
D.政府购买服务,由第三方机构上门为残疾人服务 |
A.法律手段 | B.经济手段 | C.行政手段 | D.政治手段 |
①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导致了创新能力不够强大
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导致了收入分配两极分化
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④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旨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
B.是为了扶持实体经济,防止资金“脱虚入实” |
C.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D.有利于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
①价格涨跌闻价而行可能导致不择手段、两极分化
②利益驱动调整生产可能导致事后调节、经济波动
③有利可图追逐利益可能导致欺行霸市、分配不公
④信息不灵一哄而上可能导致供求失衡、资源浪费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在资源配置上市场调节比政府调节更高效
②市场能够事先对资源配置作出合理安排
③市场能够通过价格的涨落引导资源配置
④市场能够调动人们生产与经营的积极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图表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