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3495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蚊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昆虫。通常雄蚊吸食植物的汁液,而雌蚊以血液作为食。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等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人类与蚊子斗争的历史由来已久。为了消灭蚊子,人类可谓是想尽办法。
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明了一种叫做DDT的杀虫剂,它能够大量且有效地杀灭蚊子,起到了防止蚊媒传染病蔓延的作用。但是人们逐渐发现DDT在杀死蚊虫的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而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各国纷纷停止了DDT的使用。
为了找到更安全的灭蚊方法,20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利用射线照射的方法培育了不育雄蚊,然后将其释放到自然环境中。雌蚊通常一生只交配一次,雌蚊与不育雄蚊交配后不会产生后代,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蚊子群体的数量。但是,由于辐射不仅会使雄蚊不育,也会影响它们的生命力,因此实际灭蚊效果并不理想。
近些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特异性切割DNA的物质。他们将该物质的基因转入雄蚊体内,在雄蚊(性染色体组成为XY)产生精子时特异性地破坏X染色体DNA,使其失去正常功能。研究人员将这种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外,使其与野生雌蚊(性染色体组成为XX)交配产生后代。一段时间后发现,蚊子群体中的雌蚊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当繁殖到第六代时,蚊子群体中因缺少雌性已经无法继续繁衍下去。这种遗传不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传播。
遗传不育技术具有传统防治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但也有生态学家担心,这种技术的广泛使用会破坏生态平衡。协调防治传染病和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依然任重道远。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________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________发育。
(2)DDT在杀死害虫的同时,还会沿着_______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3)上文转基因雄蚊的精子中含有的正常性染色体是_________。它们与野生雌蚊交配产生的后代为______性,从而使蚊群体中的雌雄比例失调,最终导致该蚊群体灭绝。
(4)遗传不育技术可能会使某些蚊灭绝,减少疾病的传播。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它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2.
最近,壮壮同学出现持续高烧、咳嗽等症状,医生诊断其患上了甲型流感。
(1)甲型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入侵人体后必须寄生在 ______中进行繁殖。
(2)人体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后,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 ______传递到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最终使呼吸肌快速猛烈收缩,肺内气压______,将气体喷出,出现咳嗽症状。
(3)壮壮去年注射过一种流感疫苗,但今年却患了流感。如下解释中最不合理的是______。
A. 今年的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B. 今年的流感病毒直接使人体免疫系统受损
C. 流感疫苗引起的免疫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4)医生为壮壮开具的药品中有对乙酰氨基酚片(如图),这是一种______(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2.单选题(共4题)

3.
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B.水分C.空气D.温度
4.
以下诗句中,主要描写繁殖行为的是
A.蛙声十里出山泉B.黄鹤一去不复返
C.只见年年鸿雁飞D.春江水暖鸭先知
5.
某些热带海域中生活着一种黑白条纹体色的海蛇,而生活在采矿污染海域附近的同种海蛇体色多为全黑。与形成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A.生物的遗传B.生物的变异C.采矿污染D.人工筛选
6.
2017年底,世界上首例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下列有关克隆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克隆猴通过无性生殖方式诞生
B.克隆猴的长相更像代孕母猴
C.克隆猴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D.克隆猴可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的研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