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3社会行为课时同步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3243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8

1.资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狼一般为团队作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后代不受其他捕食者的侵扰,而且狼的行动迅速,善于合作攻击对手的弱点.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般是独自的狼脱离了狼群或者失散之后遇到强敌的反应.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它们会大声吼叫以吓退情敌,争夺雌狼的好感,胜者可以与雌狼进行交配.
材料二:大马哈鱼出生在淡水河中,却生长在海洋之中,它们在八九月性成熟时就成群结队地游回出生地,到达出生地后,大马哈鱼停止摄食,寻找理想的产卵场所进行产卵.产卵后,大马哈鱼守护在卵床边,最后看几眼即将出生的小宝宝,直至死去.受精卵孵化出仔鱼后,仔鱼在河水中过冬,第二年春天顺流而下,游向大海.   
(1)从动物行为的类型来看,材料一中,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属于动物行为中的________行为;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2)材料二中的大马哈鱼在每年八九月性成熟时就成群结队游回出生地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大马哈鱼到达出生地后,寻找理想的产卵场所进行产卵,这一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3)材料一中,狼群中的雄性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的这类行为使狼群中的强健者容易得到猎食、繁殖等机会,对于其维持狼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十分有利的.

2.综合题(共2题)

2.
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并回答问题.饲养员在给猴子为食物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一只猴子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了甜薯.过了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猴子拿了甜薯到水中擦洗,再也不愿意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1)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看,猴子的这种表现属于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________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2)猴子的这种行为能使其________环境的变化,提高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3)猴子见到有人扔给食物时,会高高跳起抓住,猴子跳起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________系统的调节.   
(4)猴群中有猴王、王后、猴兵等,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猴群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3.
鹿是山林中常见的动物,也是山林中的弱者。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环境中,
鹿的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当鹿看见“敌人”时,鹿的尾巴垂直不动,周围的鹿见此信号时,立即警觉起来,向四周眺望;一旦狼来了,鹿拔腿就跑,尾巴向上竖起,显示出自己肛门后盾,其它鹿见到肛门后盾的信号后立即跟着就跑。
(1)上述过程从行为目的来看,属于鹿的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鹿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鹿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控制的。
(3)鹿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系统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4)当鹿看见“敌人”时,鹿的尾巴垂直不动,周围的鹿见此信号时,立即警觉起来,这种现象叫作___。

3.单选题(共19题)

4.
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A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B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
步骤3
在一个培养基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
步骤4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AB.BC.CD.D
5.
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猴王争霸B.螳螂捕蝉C.狗急跳墙D.作茧自缚
6.
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蜂群中的蜂王、雄蜂、工蜂各有分工B.猴王总是优先选择配偶
C.雄鸡看到雌鸡时竖起鸡冠D.一群雌狮子围攻一头斑马
7.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鸟类的鸣叫B.工蜂跳“8”字舞C.蟑螂昼伏夜出D.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8.
下面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B.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蜜蜂主要通过嗅觉识别气味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
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
9.
以下现象不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一群狼围捕一只羊B.养鸭场的几千只鸭子
C.羊群跟着头羊走D.一窝蜜蜂彼此分工合作
10.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壁虎断尾B.章鱼喷出墨汁
C.蜜蜂跳“8”字舞D.枯叶蝶模仿枯叶的形态
11.
探究蚂蚁的觅食及搬食行为后,发现蚂蚁的内部语言是
A.声音B.动作C.光线D.气味
12.
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鳃呼吸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用鳃呼吸的动物都属于鱼类
B.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C.蜘蛛结网和鹦鹉学舌从获得途径上看都是学习行为
D.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13.
下列关于动物的“语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B.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活动、声音、气味等信号
D.动物的各种行为
14.
“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些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
B.先天性行为和迁徙行为
C.学习行为和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和迁徙行为
15.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以下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
A.壁虎断尾B.乌贼释放墨汁
C.蜥蜴变色D.蜜蜂跳圆形舞
16.
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将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其他鹿见了会相继尾随而逃,这是依靠下列哪项传递信息的?()
A.声音B.气味C.分泌物D.动作
17.
通过探究蚂蚁的通讯,我们发现蚂蚁的通讯主要是靠
A.气味
B.表情
C.舞蹈
D.声音
18.
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19.
下列不属于传递信息行为的是
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叫声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D.鸟类鸣叫
20.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蚊子飞行发出嗡嗡声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
21.
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取食行为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D.昆虫之间的通讯
22.
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数量的性外激素,控制蛾碟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A.通讯B.摄食C.运动D.产卵

4.选择题(共2题)

23.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4.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是一致的,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资料分析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