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塘厦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3242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5

1.单选题(共26题)

1.
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A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B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
步骤3
在一个培养基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
步骤4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AB.BC.CD.D
2.
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关节转动 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④②①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3.
图中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小鸟喂鱼
C.大山雀喝牛奶
D.黑猩猩摘取香蕉
4.
图中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④B.②C.①D.③
5.
如图是关节模式图,下列对运动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和关节软骨组成
B.4是关节囊,与1、2共同围成5
C.4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
D.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B.如果你直臂提一桶水,易感到累,因为肱二头肌收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C.当你端起茶杯喝水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D.把铅球推出去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
关于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描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骨骼肌既能牵拉骨又能推开骨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运动就能正常进行
D.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争栖息地和繁殖等
8.
下列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A.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B.大雁南飞、飞蛾扑火
C.蜜蜂筑巢D.小鸡绕道取食
9.
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B.群体的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有的群体中还有等级D.群体中的成员只是简单地生活在一起
10.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下列具有复杂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B.平原上的一群狒狒
C.池塘中的一群青蛙D.桑树上的一群家蚕
11.
有四位同学对动物的“语言”各自做了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A.动物的各种姿势B.动物之间交流的信息
C.动物的各种声音D.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12.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所有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先天性行为是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
C.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D.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13.
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骨骼肌受刺激而舒张
B.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肌肉组成,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和运动系统,动物就能完成所有运动
D.骨骼肌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14.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B.实验法C.刺激法D.观察法和实验法
15.
人体运动的产生都需要()
A.依靠骨本身的运动B.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C.消化系统直接提供能量D.多组肌肉同时收缩或同时舒张
16.
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A.骨B.关节C.骨骼肌D.神经
17.
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和动物的行为描述正确的是(   )
A.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组成,有口无肛门
B.蝗虫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C.家鸽的体被羽毛,在肺和气囊处都可以发生气体交换,适于空中飞行
D.“老鼠打洞”是学习行为,能遗传给后代
18.
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生来就有 B. 都要生活经验 C. 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D. 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19.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通过动物的“语言”发挥作用的是:
A.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
B.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C.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赶来吃食
D.蜜蜂通过飞行动作告知同伴蜜源方向
20.
动物群体中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的各种舞蹈B.乌贼受到威胁释放墨汁
C.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D.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21.
下列都是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蚂蚁 家兔B.缢蛏 蜥蜴C.蛭 蝗虫D.鳄鱼 水螅
22.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形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B.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C.“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描述的是节肢动物的特点
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
23.
下列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呈辐射对称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24.
蝉蜕可入药,这里讲的“蜕”其实是蝉的外骨骼,关于外骨骼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A.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B.外骨骼会限制虫体的发育和长大
C.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D.可协助运动,是一种运动器官
25.
下表显示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距今大概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至2.25亿年
种类多,两栖动物繁盛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
2.2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A.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B.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C.两栖动物产生了不利变异D.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
26.
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数量的性外激素,控制蛾碟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A.通讯B.摄食C.运动D.产卵

2.选择题(共5题)

27.利用空气为原料制取硝酸的流程图如下:

28.利用空气为原料制取硝酸的流程图如下:

29.利用空气为原料制取硝酸的流程图如下:

3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31.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是一致的,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3.填空题(共1题)

32.
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并获取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6秒 
54秒 
 
A.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
B.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
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