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2.
有一些细菌、真菌能侵入人体,导致人体患多种疾病。如一类真菌侵入人的指甲形成灰指甲。但是
也有一些细菌、真菌能够与人和平相处,如人体肠道内的一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一类真菌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后一类细菌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
(2)以上事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动植物是(____)
(3)上述两个事例都说明大部分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靠从人体内获取现成的__________来维持生活。
也有一些细菌、真菌能够与人和平相处,如人体肠道内的一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一类真菌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后一类细菌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
(2)以上事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动植物是(____)
A.有害 | B.有利 | C.有害也有利 | D.不能断定 |
4.
如图为真菌和细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A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
A.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C.有机物 D.无机盐和水
(2)________(填图中文字)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这些物质又被________(填图中文字)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________。如果没有________(填图中文字),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3)下列各项属于生物丙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________。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维持生态平衡
C.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D.使土壤变肥沃
(4)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生物是________。
A.生物甲B.生物乙C.生物丙D.物质A
(5)能与动植物共生的生物是________。
A.生物丙 B.生物乙和生物丙C.生物甲和生物丙 D.生物甲

(1)图中物质A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
A.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C.有机物 D.无机盐和水
(2)________(填图中文字)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这些物质又被________(填图中文字)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________。如果没有________(填图中文字),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3)下列各项属于生物丙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________。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维持生态平衡
C.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D.使土壤变肥沃
(4)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生物是________。
A.生物甲B.生物乙C.生物丙D.物质A
(5)能与动植物共生的生物是________。
A.生物丙 B.生物乙和生物丙C.生物甲和生物丙 D.生物甲
6.
请解释图中细菌和真菌与植物的关系:

(1)[A]________是真菌与________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________,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________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在一起形成的。________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________物质,而________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1)[A]________是真菌与________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________,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________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在一起形成的。________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________物质,而________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2.单选题- (共5题)
7.
下列证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取两种不同的落叶,分为甲、乙两组 |
B.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 |
C.灭菌后,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
D.实验过程中落叶要保持潮湿 |
10.
农村提倡“秸秆还田”是根据( )
A.秸秆可以在腐生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供植物利用 |
B.秸秆可以在病毒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供植物利用 |
C.秸秆可以在寄生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利用 |
D.秸秆可以在寄生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供植物利用 |
3.填空题- (共4题)
14.
请写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简单的________,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通过________作用制造出________。因此,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