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在动物界中,有些动物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不惜冒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试就下面三个实例,分析说明这三种行为各有什么意义。
例1: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例2:挪威海滨生活着一种挪威旅鼠,当鼠群密度过高而环境中食物有限时,有些旅鼠就成群结队地步入海中淹死,完成集体自杀的“壮举”。
例3:有些螳螂头部有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雄螳螂找到配偶雌螳螂后,其头部往往被雌螳螂吃掉,失去头部的雄螳螂能顺利完成交尾行为,交尾后就逐渐死去。
(1)例1中,孤雁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2)例2中,部分挪威旅鼠“集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
(3)例3中,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例1: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例2:挪威海滨生活着一种挪威旅鼠,当鼠群密度过高而环境中食物有限时,有些旅鼠就成群结队地步入海中淹死,完成集体自杀的“壮举”。
例3:有些螳螂头部有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雄螳螂找到配偶雌螳螂后,其头部往往被雌螳螂吃掉,失去头部的雄螳螂能顺利完成交尾行为,交尾后就逐渐死去。
(1)例1中,孤雁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2)例2中,部分挪威旅鼠“集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
(3)例3中,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1题)
9.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近年来,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它们的栖息地大大减少,现存的近千只大熊猫被隔离成30多个小群体,这些小群体中,个体最多的不到50只,最少的则不到10只。对上述现象所产生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对繁衍不利 | B.有利于大熊猫的进化 |
C.有利于人们照顾大熊猫 | D.人们看不到大熊猫 |
11.
大鲵又叫娃娃鱼,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
B.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12.
棉铃虫是棉田中的一种害虫,严重危害棉花。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防治棉铃虫的危害有新办法,这种办法是
A.通过遗传工程,培养出抗虫新品种 |
B.培育出棉铃虫的天敌 |
C.研究出新型杀虫药 |
D.研制出新型化肥,以增加棉花抵抗力 |
3.选择题- (共5题)
13.甲,乙两人同时各接受了6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甲比乙每分钟加工的数量多,两人同时开始加工,加工过程中其中一人因故障停止加工几分钟后又继续按原速加工,直到他们完成任务,如图表示甲比乙多加工的零件数量 (个)与加工时间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观察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4.甲,乙两人同时各接受了60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甲比乙每分钟加工的数量多,两人同时开始加工,加工过程中其中一人因故障停止加工几分钟后又继续按原速加工,直到他们完成任务,如图表示甲比乙多加工的零件数量 (个)与加工时间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观察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