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10分)科研人员深入到以前曾进行核武器试验的地区进行调查,在一片生长较为旺盛的植物种群中发现了与野生植物有明显差异的三种变异植株甲、乙、丙。该物种为雌雄异株植物,在核试验以前,这三种变异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植株的变异最终来源于____,这种现象反映了变异的 特点。
(2)研究人员做了如下杂交实验:野生型(♀)×变异型丙(♂)→F1全为野生型;野生型(♂)×变异型丙(♀)→F1全为变异型丙。据此判断该变异性状的遗传 (是、否)遵循遗传规律。理由是 。
(3)调查发现该种群雌雄植株中都有变异型甲存在,已确定为细胞核遗传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以判定该变异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基因所在的位置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注: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
第一步:选取多株雄性变异型甲植株和雌性野生型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播种收获的种子,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①.若子一代个体中有变异型甲植株出现:Ⅰ.若子一代都为变异型甲或变异型甲多于野生型,且变异型甲和野生型中雌雄个体均有;
结论是:变异基因位于 基因。
Ⅱ.若子一代中雄性个体为 ,雌性个体 ;
结论是:变异基因位于 基因。
②.若子一代个体中没有突变个体出现,则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
Ⅰ.若子二代中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突变型,则变异基因位于 基因。
Ⅱ.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则变异基因位于 基因。
(1)甲、乙、丙三种植株的变异最终来源于____,这种现象反映了变异的 特点。
(2)研究人员做了如下杂交实验:野生型(♀)×变异型丙(♂)→F1全为野生型;野生型(♂)×变异型丙(♀)→F1全为变异型丙。据此判断该变异性状的遗传 (是、否)遵循遗传规律。理由是 。
(3)调查发现该种群雌雄植株中都有变异型甲存在,已确定为细胞核遗传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以判定该变异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基因所在的位置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注:野生型一般为纯合子)。
第一步:选取多株雄性变异型甲植株和雌性野生型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播种收获的种子,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①.若子一代个体中有变异型甲植株出现:Ⅰ.若子一代都为变异型甲或变异型甲多于野生型,且变异型甲和野生型中雌雄个体均有;
结论是:变异基因位于 基因。
Ⅱ.若子一代中雄性个体为 ,雌性个体 ;
结论是:变异基因位于 基因。
②.若子一代个体中没有突变个体出现,则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
Ⅰ.若子二代中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突变型,则变异基因位于 基因。
Ⅱ.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则变异基因位于 基因。
2.单选题- (共4题)
3.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DDSS×DDSs B. DdSs×DdSs C. DdSs×DDSs D. DdSS×DDSs

A. DDSS×DDSs B. DdSs×DdSs C. DdSs×DDSs D. DdSS×DDSs
4.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三角形∶卵圆形=3∶1
C. 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
D 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和aaBb

A.图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三角形∶卵圆形=3∶1
C. 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
D 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和aaBb
5.
将两个纯种的亲本黄色(Y)圆粒(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得F1,F1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对细胞内基因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Y与R、y与r分离,分别走向另一极 |
B.Y与r、y与R分别走向另一极 |
C.Y与y、R与r分离,分别走向另一极 |
D.Y与R、y与r分别走向另一极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