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_____条件.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_____条件.
2.
已知人的有耳垂(D)和无耳垂(d)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林同学对家人的该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1)爷爷和奶奶都有耳垂,但爸爸无耳垂,在生物学上此现象叫做_____,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发生变化。此现象能遗传吗?_____。爸爸无耳垂是因为体内缺少基因D,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
(2)据表中信息分折,爷爷和奶奶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姑姑的基因组成是_____。
(3)遗传学上把耳垂称为人体的一种_____。
(4)法律上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_____。
爷爷 | 奶奶 | 姑姑 | 爸爸 | 妈妈 | 小林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1)爷爷和奶奶都有耳垂,但爸爸无耳垂,在生物学上此现象叫做_____,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发生变化。此现象能遗传吗?_____。爸爸无耳垂是因为体内缺少基因D,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
(2)据表中信息分折,爷爷和奶奶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姑姑的基因组成是_____。
(3)遗传学上把耳垂称为人体的一种_____。
(4)法律上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_____。
3.
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__等。
(2)C和D的名称是_____。
(3)乙图中的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填图中的字母)乙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发育。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__等。
(2)C和D的名称是_____。
(3)乙图中的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填图中的字母)乙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发育。
2.单选题- (共17题)
5.
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各组生物中不能用该图来分类的是


A.①木耳 ②银杏 ③墙藓 ④水绵 |
B.①银耳 ②水杉 ③向日葵 ④衣藻 |
C.①香菇 ②油松 ③肾蕨 ④紫菜 |
D.①猴头菇 ②侧柏 ③葫芦藓 ④海带 |
6.
环境污染、过度采伐等会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
D.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 |
10.
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
B.③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 |
C.正常人体细胞中,③的数量为23对 |
D.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 |
11.
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
①用土豆块茎,培育出土豆幼苗②甜瓜依靠种子繁殖 ③试管婴儿的诞生 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 ⑤嫁接的柑橘 ⑥组织培养的麦苗.
①用土豆块茎,培育出土豆幼苗②甜瓜依靠种子繁殖 ③试管婴儿的诞生 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 ⑤嫁接的柑橘 ⑥组织培养的麦苗.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⑤⑥ | C.①④⑤⑥ | D.①②④⑤ |
12.
结合下图,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 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
B. 2为胚盘,所有胚盘都能发育成胚胎
C. 3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D. 4为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A. 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
B. 2为胚盘,所有胚盘都能发育成胚胎
C. 3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D. 4为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13.
鸭梨味道香甜,但适应性差;野生梨味酸,但适应性强。将鸭梨的枝条嫁接到野生梨的砧木上,该枝条成活后所结果实的味道
A.与鸭梨一样香甜 | B.与野生梨一样酸 |
C.介于鸭梨和野生梨之间 | D.既不同于鸭梨也不同于野生梨 |
14.
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各含有多少个DNA分子( )
A.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 |
B.生殖细胞46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 |
C.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46个 |
D.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23个 受精卵23个 |
16.
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17.
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下列对抗生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抗生素是由青霉分泌产生的 | B.抗生素使细菌和病毒产生耐药性变异 |
C.细菌耐药性变强是抗生素选择的结果 | D.抗生素能杀灭所有细菌和病毒 |
3.填空题- (共2题)
21.
下图为脊椎动物进化树,据图回答问题: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_____],最早出现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_____]。
(2)E是陆生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脊椎动物,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身体呈_____型,体表覆羽,前肢变成_____。E具有复杂迁徙和繁殖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行为。
(3)D的发育特点是_____发育,受精和幼体发育都离不开_____。
(4)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_____],其生殖特点是_____。
(5)把图中的五种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_____],最早出现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_____]。
(2)E是陆生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脊椎动物,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身体呈_____型,体表覆羽,前肢变成_____。E具有复杂迁徙和繁殖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行为。
(3)D的发育特点是_____发育,受精和幼体发育都离不开_____。
(4)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_____],其生殖特点是_____。
(5)把图中的五种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