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_____条件.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_____条件.
2.
以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___。
(2)图D中的a是_____,这类生物可以利用a进行_____。
(3)A、B、D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_____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如地衣是_____和_____的共生体。
(4)A在条件适宜吋会快速繁殖,生殖方式是_____,条件不好时可形成_____以度过不良的环境。B除了具有和D相同的繁殖方式外,还可以进行_____生殖。
(5)图C如果能引起人类患手足口病,则C属于_____
A.人类病毒B.动物病毒C.植物病毒D.噬菌体

(1)图中A、B、C、D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___。
(2)图D中的a是_____,这类生物可以利用a进行_____。
(3)A、B、D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_____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如地衣是_____和_____的共生体。
(4)A在条件适宜吋会快速繁殖,生殖方式是_____,条件不好时可形成_____以度过不良的环境。B除了具有和D相同的繁殖方式外,还可以进行_____生殖。
(5)图C如果能引起人类患手足口病,则C属于_____
A.人类病毒B.动物病毒C.植物病毒D.噬菌体
3.
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蚯蚓的外部形态观察实验。观察时可以发现蚯蚓的背部颜色_____(填“稍深”或“稍浅”).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这是摸到了_____,这些小突起能与_____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2)如图2是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设置迷宫时,可以在隔板上方放置一块_____,既能阻止小白鼠翮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_____状态。
(3)如图3是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蚯蚓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属于_____行为。
(4)据统计,蚯蚓大概要经过200多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学会走向暗室。而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尝试与错误”次数比蚯蚓要少很多,说明不同动物的_____是有区别的。

(1)如图1是蚯蚓的外部形态观察实验。观察时可以发现蚯蚓的背部颜色_____(填“稍深”或“稍浅”).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这是摸到了_____,这些小突起能与_____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2)如图2是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设置迷宫时,可以在隔板上方放置一块_____,既能阻止小白鼠翮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_____状态。
(3)如图3是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蚯蚓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属于_____行为。
(4)据统计,蚯蚓大概要经过200多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学会走向暗室。而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尝试与错误”次数比蚯蚓要少很多,说明不同动物的_____是有区别的。
4.
请你根据对下列古诗词或俗语的理解,回答有关问题: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此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生殖。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比拟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如图所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请回答:

①我国人民很早就学会驯养家蚕,编织丝绸。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请问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是家蚕的哪一发育时期?_______(填图中序号)。
②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是不科学的,你可以作出怎么样的修改,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由雄蛙发出的叫声;雄蛙高声鸣叫的目的是________。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其中的“春燕啄泥”是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
(5)“21天不出小鸡——坏蛋”,在此俗语中,鸟卵从亲鸟体内产出后,不能继续孵化的主要原因是___,鸟卵中能发育为胚胎的结构是___。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此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生殖。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比拟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如图所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请回答:

①我国人民很早就学会驯养家蚕,编织丝绸。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请问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是家蚕的哪一发育时期?_______(填图中序号)。
②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是不科学的,你可以作出怎么样的修改,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由雄蛙发出的叫声;雄蛙高声鸣叫的目的是________。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其中的“春燕啄泥”是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
(5)“21天不出小鸡——坏蛋”,在此俗语中,鸟卵从亲鸟体内产出后,不能继续孵化的主要原因是___,鸟卵中能发育为胚胎的结构是___。
2.单选题- (共14题)
5.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是一种植物 |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 |
C.秋天,森林中的枯枝落叶第二年大多不见了,这是被细菌和真菌分解了 |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不能生存所致 |
7.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
B.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 |
C.②内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D.③和⑤共同围成② |
8.
杜鹃不筑巢、不孵卵也不育雏,这些行为全由义父母代劳。如图为苇莺在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苇莺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0.
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科学家们这样做的理由最可能是因为它们( )
A.其特征能决定植物繁殖能力的强弱,从而决定着植物的进化 |
B.是被子植物比较重要的特征,对确定植物间亲缘关系比较可靠 |
C.其特征比较容易观察,分类便于操作,结果也易让人接受 |
D.存在的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形态结构特征稳定,对确定植物间亲缘关系比较可靠 |
11.
下表表示三种哺乳动物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目 | 鲸目 | 食肉目 | 食肉目 |
科 | 须鲸科 | 鼬科 | 猫科 |
属 | 鳁鲸科 | 鼬属 | 猫属 |
种 | 蓝鲸 | 雪貂 | 家猫 |
A.蓝鲸与雪貂亲缘关系最近 | B.蓝鲸与家猫亲缘关系最近 |
C.雪貂与家猫亲缘关系最近 | D.三种动物的亲缘关系相同 |
13.
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
B.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
C.若用此图表示苍蝇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
15.
下列对蝌蚪与成蛙的描述正确的是
A.蝌蚪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被称为两栖动物 |
B.蛙的发育经历了蝌蚪和成蛙几个时期 |
C.成蛙用肺呼吸,生活已经摆脱了水的束缚 |
D.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称为变态发育 |
17.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去世后被迫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史载死后葬于河南安阳“高陵”.自2009年曹操墓确认在河南安阳至今,有多人自称是曹操的后人,还有一上海老者跑到曹操墓地“认亲”,利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答,若找到现代人和曹操的( )则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
A.X染色体 | B.Y染色体 | C.常染色体 | D.显性基因 |
3.选择题- (共1题)
19.
中国拥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299.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我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由国际形势决定的
③维护海洋权益是我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
④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4.填空题- (共1题)
20.
果蝇个体小,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是遗传学实验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摩尔根研究果蝇成果斐然,获1933年诺贝尔奖。请回答:

(1)果蝇在分类上属于昆虫,体表有 ,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果蝇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需要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属于 发育。
(3)果蝇主要以腐烂的水果为食,枯草杆菌能使水果腐烂。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果蝇细胞有 。
(4)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正常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
(5)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右图是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隐性性状是 ;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则第三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

(1)果蝇在分类上属于昆虫,体表有 ,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果蝇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需要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属于 发育。
(3)果蝇主要以腐烂的水果为食,枯草杆菌能使水果腐烂。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果蝇细胞有 。
(4)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正常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
(5)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右图是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隐性性状是 ;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则第三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