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299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非选择题(共1题)

1.
家蚕在我国的养殖历史悠久,为我国及至世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家蚕主要以桑叶为食,一个世代中要经历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发育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若家蚕位于Z染色体上的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为隐性致死基因,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会造成雄、雌性别比例 (填“上升”或“下降”)。
(2)在家蚕遗传中,黑色(H)与淡赤色(h)是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现有一对蚕蛾杂交后产下的受精卵发育得到黑色黄茧:黑色白茧:淡赤色黄茧:淡赤色白茧=9:3:3:1,说明控制家蚕这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 定律;若让杂交子代中的黑色白茧类型发育的蚕蛾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色茧与淡赤色茧的比例是  
(3)若蚕蛾的黑斑翅和白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B和B、E和e)共同控制,含有B和E基因的黑色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作用机理如下图)。现有一批白翅蚕蛾,甲组:bbEE,乙组:BBEE,丙组:bbee,若想利用这批白翅蚕蛾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斑翅蚕蛾,应选择哪两组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让杂交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F,2中黑斑翅蚕蛾与白翅蚕蛾的比例为

2.单选题(共2题)

2.
调查某大麦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甲、乙性状)的频率,发现甲、乙性状各占50%。若分别取足够数量的甲、乙两种性状的个体分别自交,发现50%乙性状的子代表现出甲性状,而甲性状的子代未发现乙性状。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乙性状为显性性状
B.甲性状的基因频率高于乙性状的基因频率
C.乙性状个体子代中出现甲性状是性状分离现象
D.该种群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不能确定的
3.
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粉红色和红色三种,三种色素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酶A的合成受等位基因M—m控制,酶B受等位基因N—n控制。如基因型为MmNn的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粉红花:红花="12" :1:3的性状分离比,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控制酶A合成的基因为M,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是N
B.控制酶A合成的基因为M,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为n
C.控制酶A合成的基因为m,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为N
D.控制酶A合成的基因为m,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为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