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2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877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6

1.单选题(共7题)

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某项探究活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该实验说明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生长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生长是不是需要水分
D.该实验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2.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枯叶蝶酷似枯叶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蚯蚓可改良土壤D.大树底下好乘凉
3.
艾伦规律揭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的地方有变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温度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
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改变生物
5.
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6.
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秋天银杏叶由绿变黄
B.水葫芦疯长威胁其他生物生存
C.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
D.针叶林分布在高山海拔较高处
7.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所做的诗词里还蕴含不少生物学现象和规律.下列对相关诗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因素是水分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雌蛙鸣叫吸引雄蛙来抱对

2.填空题(共2题)

8.
(题文)小巧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1)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3)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叫________,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分开后都不能独立生活的现象叫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