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二章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870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2

1.综合题(共2题)

1.
根据表格,完成下列题目。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二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少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该是动物数量一般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比较差。
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的特征。 
(2)“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能____的特征。 
(3)“红杏出墙”后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的特征。 
(4)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属于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

2.单选题(共5题)

3.
当我们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做调查时,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  )
①目的   ②范围    ③方案    ④对象   ⑤样本    ⑥方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⑤⑥
4.
在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时,如何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的不同而导致的(  )
A.实验中保证充足的光照
B.给以不同湿度的土壤
C.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D.给以不同的食物
5.
下列哪一项俗语描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大树底下好乘凉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D.朵朵葵花向太阳
6.
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会长出蓬松的长饰羽,显得极为漂亮。这种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
A.打扮自己,愉悦心情B.生长的需要
C.获得营养物质的需要D.繁殖的需要
7.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的生物特性是(  )
A.生长
B.需要营养物质
C.遗传和变异
D.能排出体内废物

3.多选题(共1题)

8.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