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869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2

1.综合题(共4题)

1.
实验探究题
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________组成,所以将蚯蚓称为环节动物。   
(2)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________端。   
(3)在探究蚯蚓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运动速度的快慢的实验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4)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
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
③分别重复进行3次
④蚯蚓运动所需平均时间如下表:
粗糙的纸
1.5分钟
玻璃板
3分钟
 
此次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糙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________。   
(5)蚯蚓向前运动,主要靠_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   
(6)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节上有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叫________,这一结构有________的作用。   
(7)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不断地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目的是为了维持蚯蚓的________。   
(8)在探究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 随手扔掉  B. 放进垃圾桶中  C. 放回适宜生存的大自然中  D. 用作鱼饵
(9)蚯蚓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请你写出一条蚯蚓的作用________
2.
某小组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订了如下计划: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请你将小组计划的探究内容补全:
其中,实验数据:
 
平均爬行距离(cm)
玻璃板
12
薄木板
30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________。   
(3)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实验A:让蚯蚓在________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实验B:让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4)实验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如下结论:蚯蚓在________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5)本实验中实验A与对照实验B的实验变量是什么?________。
3.
鱼在水中游动,有许多器官和生理功能与之适应.其中鱼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鱼的各种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也许通过你的推测和经验知道一些,但你完全相信吗?不如我们自己设计一份研究报告,有机会不妨亲手试一试.   
(1)提出问题:你准备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根据你已有的经验作出假设________.   
(3)设计实验:以下有3个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方案1:直接观察,每次只观察一种鳍的动作.
方案2:研究哪个鳍,就把哪个鳍剪掉,观察鱼所出现的哪些失常表现最能说明问题.
方案3:可以依照鱼体制作模型,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   
(4)你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4.
动物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如图是几种常见动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A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动物C的皮肤除具保护作用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D在水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

2.单选题(共2题)

5.
蚯蚓和蝗虫分别是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代表.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节B.体表具有外骨骼
C.具有刚毛D.体内有脊柱
6.
下列连线能正确表达生物与其气体交换的结构或器官的是
①蚯蚓—体壁   ②蛇—肺   ③鲫鱼—鳃 ④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