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3.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不能开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bb或aabb的植株只开出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
(1)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其对应的比例为__________。
(2)若上述获得的纯合雄株和纯合雌株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杂合雄株和杂合雌株杂交产生后代,后代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1)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其对应的比例为__________。
(2)若上述获得的纯合雄株和纯合雌株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杂合雄株和杂合雌株杂交产生后代,后代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4.
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花、粉色花和红花三种,该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有人利用白花(甲)、白花(乙)、粉色花和红花4个纯合品种进行了如下表格中的三个实验:
(1)上述杂交实验中,实验一中用作粉色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红花的基因型是______;实验二中白花(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得到的F2代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其中纯合白花植株占全部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实验三得到的F2代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理论上F3代花色表现型比例为白:粉色:红=_______。
| 亲代 | F1代 | F2代 |
实验一 | 粉色花×红花 | 粉色花 | F1自交:3粉色:1红 |
实验二 | 白花(甲)×粉色花 | 白花 | F1自交:12白:3粉色:1红 |
实验三 | 白花(乙)×红花 | 白花 | F1测交:2白:1粉色:1红 |
(1)上述杂交实验中,实验一中用作粉色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红花的基因型是______;实验二中白花(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得到的F2代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其中纯合白花植株占全部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实验三得到的F2代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理论上F3代花色表现型比例为白:粉色:红=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6.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
B.测交是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于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 |
C.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
D.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一定符合3:1的分离比 |
8.
关于显性性状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种F1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 |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
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 |
9.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学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有( )
a.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b.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c.子一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
e.子二代中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
f.子一代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
a.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b.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c.子一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
e.子二代中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
f.子一代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
A.a d e f | B.a c e f | C.c e f | D.b c e f |
10.
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
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
④黑×棕→1匹黑+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黑×棕→1匹黑
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
④黑×棕→1匹黑+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
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
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
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
12.
桃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A、a表示,后者用B、b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若实验2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 全为无毛黄肉 B. 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C. 无毛黄肉∶无毛白肉=7:1 D. 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1

若实验2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 全为无毛黄肉 B. 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C. 无毛黄肉∶无毛白肉=7:1 D. 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