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种子的萌发除受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是否还受其他生物因素影响?有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注:有蒜是指在各培养皿中加入了2克碾碎的大蒜籽,无蒜则未加,实验过程提供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
(1)该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是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籽对_____种子的发芽率最有影响.
(3)请根据本题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结果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此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豆角种子,那么,哪种方案更好,为什么?_____.
| 豆角 | 小麦 | 玉米 | 莴苣 |
无蒜 | 97.7% | 93.8% | 95.6% | 70.0% |
有蒜 | 93.3% | 96.6% | 85.6% | 30.0% |
注:有蒜是指在各培养皿中加入了2克碾碎的大蒜籽,无蒜则未加,实验过程提供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
(1)该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是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籽对_____种子的发芽率最有影响.
(3)请根据本题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结果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此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豆角种子,那么,哪种方案更好,为什么?_____.
2.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寻找防止食物腐败的简单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新鲜的澄清的肉汤等量的放入如图甲乙两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的肉汤煮沸,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7天后观察到乙试管中的肉汤依然澄清,甲试管中的肉汤变质发臭,根据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乙玻璃管弯曲的目的是下列哪一项?_____
(2)将甲乙两试管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什么?_____
(3)将甲乙两试管必须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是为了什么?_____。
(4)根据7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

(1)乙玻璃管弯曲的目的是下列哪一项?_____
A.防止空气进入 | B.防止微生物进入 | C.保持温度不变 | D.防止肉汤蒸发 |
(3)将甲乙两试管必须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是为了什么?_____。
(4)根据7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组别 项目 | 水质 | 水量 | 水温 | 蛙卵数 | 孵出的 蝌蚪数 |
A组 | 河水 | 500mL | 22℃ | 30个 | 28只 |
B组 | 蒸馏水 | 500mL | 10℃ | 30个 | 9只 |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 B.水量过多 |
C.水温太高 | D.未设置对照组 |
6.
“不得与朝菌言晦,与夏虫语冰”是形容对某些人讲道理就像对只在早晨出生到中午就死亡的菌说黄昏、对只在夏天出生到秋天就死亡的虫子说冬天一样,它们是无法理解的.其中“朝”与“夏”用我们学的知识来分析,最恰当的理解应是( )
A.早晨和夏天 |
B.早晨到中午与夏天到秋天 |
C.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 |
D.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
8.
关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蛹不食不动,已是死亡了 |
B.刚生下的婴儿口中含有羊水,此时大哭会启动婴儿的呼吸系统,但血管与母体是相通的 |
C.卵子要比精子大点,是因为它们在受精后变成受精卵时,一直要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D.受精时,接近卵的精子有很多个,但能钻入卵的精子只有一个 |
9.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2008年7月11日在柏林的利希滕贝格诊所一对一黑一白、一男一女,肤色截然相反的双胞胎呱呱坠地.这对奇异双胞胎的父亲是德国白人,而母亲则是来自西非的加纳共和国的黑人.不同肤色的双胞胎十分罕见,专家称,其出生几率仅为百万分之一,其形成原因是( )
A.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
B.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 |
C.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 |
D.两个卵细胞分别和两个精子受精 |
3.填空题- (共1题)
12.
生产实践中,人们为了繁育优良品种,通常采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如图所示的繁殖方法叫做_____.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样一句话“植物茎段一端经过适宜深度的某种物质溶液处理后,能促进生其生新根”,这句话正确吗?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步:准备生长健壮的同种植物枝条,切成相同的茎段若干,随机分为两组,编号为A、

(1)如图所示的繁殖方法叫做_____.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样一句话“植物茎段一端经过适宜深度的某种物质溶液处理后,能促进生其生新根”,这句话正确吗?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步:准备生长健壮的同种植物枝条,切成相同的茎段若干,随机分为两组,编号为A、
A. 第二步:将A组茎段一端用适宜浓度的某种物质溶液处理,B组茎段相同端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然后放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A、B两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若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明显多于B组,说明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植物茎段的生根有_____作用. ②若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与B组基本相同,说明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植物茎段的生根_____作用. ③若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_____B组,说明适宜浓度的某种物质溶液对植物茎段生根有抑制作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