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60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昼伏夜出,大雁秋去春来,植物春华秋实……你可曾想过,他们是如何感知自然并顺时而为的?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阐述。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昼夜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生物体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生物节律。如人的体温周期波动、果蝇的羽化(从到成虫)均表现为昼夜节律,鸟类的迁徙表现为年节律。
生物体内调拉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从简单的细菌到植物、动物都有生物钟。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后来,科学家通过对果绳羽化节律的研究,分离得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per基因,这项成果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对于人体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则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见,生物钟如钟表一般,可以精确地调控行为、激素水平、睡眼、体温等生理机能。

生物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赋予了生物预见和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了解和顺应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物钟,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1)通过对含羞草叶片开合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含羞草叶片开合_______(选填“有”或“无”)内在生物节律。果蝇羽化节律的研究表明,生物节律是由______(选填“基因”或“环境”)控制的。
(2)据图可知,18:00-19:00是人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最高的时间。
(3)根据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属于年节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人体体温变化    b.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c.北极黄鼠冬眠 d.猫头鹰昼伏夜出
(4)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由______(选填:“垂体”或者“胃”)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因此,遵循昼夜节律对维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至关重要。
(5)健康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对生物钟的理解,请你写出一条健康生活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研究者利用某物质处理普通水稻,使水稻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中选育出矮化且籽粒显著变大的突变体M,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该物质浸泡普通水稻的种子,使种子中_________(选填种子结构:“胚”或者“胚乳”)的基因改变。这样的种子,才可能生长发育为突变体M,即具有上述性状的植株。
(2)经检测,突变体M是由第4号染色体上的某基因改变引起的,进一步对突变体M和普通水稻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品种
成熟期水稻株高
(厘米)
细胞高度(茎纵切显微观察)(微米)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籽粒大小
(克/1000粒)
突变体M
76.66
44.6
6.5
29.00
普通水稻
117.43
45.2
4.8
24.83
 
①株高的正常与矮化是一对________性状。将M与普通水稻杂交,子一代株高全部正常。子一代自花传粉后,子二代中出现两种类型,其中株高正常2268株,矮化756株。据此推测,株高的隐性性状是_____(选填:“正常”或者“矮化”),M植株的基因组成为_____(选填:“AA或者Aa或者aa”)。
②由表可知,M植株明显变矮,但细胞高度无显著变化,据此推测改变后的基因可能______(选填“抑制”或“促进”)细胞分裂,导致水稻植株矮化。
③突变体M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增加,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使其合成的______增加,储存在种子中,使籽粒显著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者“小于”)普通水稻。
(3)综合以上研究可知,突变体M中该基因与株高和________(填:籽粒大小或者线粒体大小)等性状都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因多效”的效应。
3.
科普阅读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均是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6~144天,其血液内都具有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可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或使用污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血液透析等亦有感染HBV的危险。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主要是分娩时接触母血或羊水和产后密切接触引起;但少数(约5%)可在子宫内直接感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日常生活中肝炎患者使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可以避免家人被感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面信息可知,引起乙肝的病原体是______,这类生物的结构简单,仅由_____ (选填:“蛋白质”或者“脂肪”)外壳和核酸组成。生活方式__________(选填“寄生”或者“不寄生”)在活细胞中!
(2)“肝炎患者使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这种做法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____(选填:“切断传播途径”或者“保护易感人群”)。乙肝除了经消化道传染外,还有哪些传染途径____和______。
(3)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在抗原刺激下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_____(选填:“特异性”或者“非特异性”)免疫。
(4)下面是应用生物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示意图,其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 (单选)。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技术 D.细胞培养技术
4.
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近日,《纽约时报》以“致命真菌,治疗无解”为题,报道了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真菌。从2009年首次被发现,短短10年,在全球多地爆发过耳念珠菌感染。感染者约半数在90天内死亡,死亡率高达60%。由于耳念珠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致死率高、感染诊断困难等特性,被称为“超级真菌”。
超级真菌是从哪里起源,如何到达不同地区的呢?研究者对采自南亚、委内瑞拉、南非和日本的菌株进行遗传信息比对,发现这些菌株属于四个独立分支,它们大约在数千年前从同一祖先处分离,并在世界各地以无害菌落形式存在,直到大约十年前开始同时出现耐药性菌株。也就是说,这些菌株分别在各地独立演化,它们之间互相传播的可能性很小。那么,多地同时出现的“超级真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研究者最初以耐药细菌产生原因作参考,认为临床过量使用抗真菌药剂,是造成真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临床上治疗真菌感染的药剂种类不多,抗真菌药的应用场景也不如细菌普遍。而且不少从未经过真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体内也发现了耐药性真菌。据此,研究人员开始怀疑耐药菌株来自环境。经过检测,在花坛、草丛及空调系统中都发现了耐药菌株的存在,土壤样品中耐药菌株占比高达12%。环境中的耐药菌株是如何出现的呢?
研究者把目光转向用于杀灭植物真菌的农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杀灭土壤中的致病真菌。杀灭植物真菌的农药与临床上使用的抗真菌感染的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因此研究者推测,自然环境中的真菌,在农药作用下形成较强的耐药性。
耐药性真菌的出现,使“人类武器库”中原本就有限的药物更加捉襟见肘。开发新型抗真菌药迫在眉睫。事实上,耐药性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乃至抗癌药等各种化学疗法领域都是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人类与微生物的博弈过程将是一场长期而且不断升级的战斗,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将人类与致病微生物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都纳入到研究范围之内。
(1)根据文中信息,耳念珠菌被称作“超级真菌”的理由不包___(双选)
A.致死率高B.诊断困难C.有成形细胞核D.耐药性强E.有染色体
(2)研究者测定了南亚、委内瑞拉等四个地点菌株的遗传信息,其差异________(选填“显著”或“不显著”),推测它们是独立演化的。
(3)以下各项中,根据事实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选择A、B或C)_______(单选)。
选项
事实
推测
A
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
一定导致耳念珠菌出现
B
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体内发现耐药菌
耐药菌可能来自环境
C
花坛、草丛等处发现耐药菌株
自然环境中已存在耐药真菌
 
(4)真菌和人类细胞同属真核细胞。在设计抗真菌药物时,为了避免药物对人体细胞造成伤害,应关注真菌细胞与人体细胞的________(选填“相似”或“不同”)之处。
(5)化学疗法领域抗性的出现,是因为致病微生物具有遗传和________(填:“变异”或者“生长发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环境在其抗性出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选填:“选择”或者“非选择”)的作用。

2.连线题(共1题)

5.
请用直线将鸟卵的部分结构与其对应的功能连起来。

3.单选题(共23题)

6.
某小组在测定花生果实长度时,提出下列四种取样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
B.从大花生中取1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1枚较小的
C.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5枚
D.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枚
7.
动物的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繁衍种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B.群居动物一般具有社群行为
C.鸟类的迁徙、招潮蟹的潮汐行为都是节律行为
D.刺猬受到攻击时将身体蜷曲起来形成一个球,这是先天性行为
8.
在芭蕾舞表演中常有托举动作,关于下图托举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块骨骼肌常常附着在一块骨上
B.托举动作由多组骨骼肌协调配合完成
C.从骨的结构来看,骨能承受很大压力主要与骨质有关
D.神经系统发出“指令”引起骨骼肌收缩,牵动其所附着的骨产生运动
9.
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鹦鹉学舌B.喜鹊筑巢C.孔雀开屏D.雄鸡报晓
10.
在进行嫁接时,要将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    )
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C.保持砧木与接穗一般粗细,利于观赏
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11.
某科考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不同化石,具体记录如下表。由此推断,这些地层按照地质年代由远及近排列的是(   )
地层
形成化石的生物
甲地层
恐龙蛋、始祖鸟、龟
乙地层
马、象牙、犀牛
丙地层
三叶虫、珊瑚
 
A.甲、乙、丙B.丙、甲、乙
C.甲、丙、乙D.乙、甲、丙
12.
月季是北京市的市花。下列关于月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选育出的月季新品种采用扦插的方式繁殖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B.花瓣白色的母本和花瓣金黄色的父本,后代是浅粉色,这是变异现象
C.新品种的月季是经过杂交产生的,不需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繁殖
D.红五月品种具有抗寒,花量大,颜色鲜红的特征,这些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13.
马铃薯既能用块茎繁殖,也能用种子繁殖。这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 ( )
A.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B.变异类型多少
C.能否保持母本优良性状D.繁殖速度快慢
14.
图为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关于该个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性染色体组成是XY
B.性别在胎儿出生时决定
C.X染色体来自他的父亲或母亲
D.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均为22+Y
15.
研究者从拟南芥的DNA分子上切取一段,导入棉花受精卵中,培育出具有抗旱耐盐性状的棉花植株(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旱耐盐性状由环境控制B.这段DNA只存在于棉花根细胞中
C.抗旱耐盐性状不可遗传D.该棉花的获得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16.
能卷舌( 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基因在人群中应该是
A.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
B..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都是Aa
C.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 或 Aa
D.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 或a a
17.
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18.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概念中,错误的是(  )
A.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分子
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9.
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B.受精卵
C.刚孵出的小蝌蚪
D.刚由蝌蚪发育成的小青蛙
20.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描述了“新燕”的哪种繁殖行为(   )
A.育雏B.筑巢C.求偶D.交配
21.
用射线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处理,再从中选择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因为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
A. 性状     B. 遗传物质 C. 生活环境 D. 生活习性
22.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男性产生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
B.女性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C.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
D.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
23.
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   )
A.生物的遗传B.生物的变异C.生物的生长D.生物的发育
24.
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人的身高和体重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
25.
节肢动物鳃的进化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鰓进化出的结构是不同的
B.鰓的进化有利于适应生存环境
C.鰓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D.鰓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6.
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牛奶、饮料送服药片B.一般年龄越大用药剂量越大
C.在药店可以购买有OTC标志的药物D.患了感冒通过加倍用药可以提前康复
27.
若遇到因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造成的心跳骤停、呼吸停止,应立即对伤者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意外时,应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B.根据颈动脉是否搏动,可确定有无心跳
C.在人工呼吸前,应首先确保呼吸道畅通D.所有人均可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操作
28.
下列防治流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患流感后一定要大量服用抗生素
B.患流感后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C.患者在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D.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选择题(共1题)

29.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连线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