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县于都三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580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6

1.综合题(共2题)

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用显微镜观察红杏叶制成临时装片,发现红杏树是由许多____________构成。
(3)影响“红杏出墙”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因此红杏树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____。
(5)“红杏出墙”反映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3)A装置与B装置组成____________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_(填A或B)装置。
(4)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的__________值为实验结果。

2.单选题(共8题)

3.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
4.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反映生物能(  )
A.进行呼吸B.生长和繁殖
C.排出体内废物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生石花B.奔驰的汽车C.电脑病毒D.恐龙化石
6.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B.
C.D.
7.
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制约生物
8.
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A. 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 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 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 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9.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0.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坏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