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环境。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结论: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7)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环境。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次数 | 1 | 2 | 3 | 4 | 5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结论: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7)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实验时,
(1)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可以将一组实验装置放在低温下,一组放在高温下,另一组放在_____下,每组实验的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不能影响霉菌的正常生活。
(1)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可以将一组实验装置放在低温下,一组放在高温下,另一组放在_____下,每组实验的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不能影响霉菌的正常生活。
2.连线题- (共2题)
3.单选题- (共21题)
9.
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对照组 |
4.多选题- (共1题)
26.
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
A.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
B.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
C.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
D.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
5.填空题- (共8题)
29.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_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连线题:(2道)
单选题:(2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