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为了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相同的培养皿标号为A、B,分别在两培养皿底部垫上两层吸水纸,加入等量的水使纸湿润,分别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相同的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②每天在A装置上淋几次“模拟酸雨”;在B装置上淋等量清水。③每天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记录发芽数。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该同学可以用_____和_____配置模拟酸雨,模拟酸雨的PH值应该控制在_____左右。
(3)本实验是一组_____实验,变量为_____。
(4)如果A、B 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_____。
(5)如果两组种子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有:_____。
(6)最后的实验结果是A组有3粒萌发,B组有7粒萌发,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该结论严谨吗?_____。理由是:_____。
①取两只相同的培养皿标号为A、B,分别在两培养皿底部垫上两层吸水纸,加入等量的水使纸湿润,分别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相同的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②每天在A装置上淋几次“模拟酸雨”;在B装置上淋等量清水。③每天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记录发芽数。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该同学可以用_____和_____配置模拟酸雨,模拟酸雨的PH值应该控制在_____左右。
(3)本实验是一组_____实验,变量为_____。
(4)如果A、B 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_____。
(5)如果两组种子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有:_____。
(6)最后的实验结果是A组有3粒萌发,B组有7粒萌发,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该结论严谨吗?_____。理由是:_____。
2.
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可以破坏病菌的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3)分布在血液和各种组织(如淋巴结、脾脏、肝脏)中的_____,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消灭,如图_____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性免疫。
(5)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起到了_____的作用,能刺激人体的_____细胞产生_____,这属于_____性免疫,是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6)为了预防肺结核,政府规定免费为刚出生的婴儿接种_____疫苗,同时还为学生提供抗结核药物,这些措施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_____措施。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可以破坏病菌的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3)分布在血液和各种组织(如淋巴结、脾脏、肝脏)中的_____,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消灭,如图_____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性免疫。
(5)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起到了_____的作用,能刺激人体的_____细胞产生_____,这属于_____性免疫,是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6)为了预防肺结核,政府规定免费为刚出生的婴儿接种_____疫苗,同时还为学生提供抗结核药物,这些措施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_____措施。
2.单选题- (共4题)
3.
“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请你判断其中哪一个最适合在课堂上探究( )
A.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 B.反应速度与年龄大小有关吗? |
C.反应速度与身体状况有关吗? | D.反应速度与体育锻炼有关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