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249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非选择题(共1题)

1.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 据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_____。
(2)若过程①的 F1自交 3 代,产生的 F4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_。
(3)过程②,若只考虑 F1中分别位于 n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n 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 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 M 株玉米,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 ,在理论上有_______ 株。

2.单选题(共2题)

2.
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3.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