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玉米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答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2粒种子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后代植株的性状,结果后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合子。他的结论是否科学,为什么?_________(填“科学”或“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答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2粒种子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后代植株的性状,结果后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合子。他的结论是否科学,为什么?_________(填“科学”或“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丁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
(4)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个体中绿色子叶占____________。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丁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
(4)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个体中绿色子叶占____________。
3.
山羊胡子的有无由一对遗传因子BL和BS决定,其中BL和BS分别对应无胡子和有胡子,但BS在雄性中为显性,在雌性中为隐性。一只有胡子公羊和6只无胡子的母羊交配,生下6只小羊,其中3只为有胡子公羊,1只为无胡子公羊,1只为有胡子母羊,1只为无胡子母羊。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公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母羊中至少有________只遗传因子组成为BLBS。
(2)子代有胡子公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
(3)亲本公羊与子代有胡子母羊交配,理论上生出的公羊中表现型为有胡子的概率是_______。
(1)亲本公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母羊中至少有________只遗传因子组成为BLBS。
(2)子代有胡子公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
(3)亲本公羊与子代有胡子母羊交配,理论上生出的公羊中表现型为有胡子的概率是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4.
如图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其他们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另一对夫妇的基因型 为 b+b 和 bb,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


A.1/2 | B.1/3 | C.1/4 | D.3/4 |
5.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
6.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设遗传因子为A、a),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所有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
B. F1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C. F2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都与F1黑羊相同
D. 白色是隐性性状

A. 所有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
B. F1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C. F2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都与F1黑羊相同
D. 白色是隐性性状
9.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②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③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④检测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②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③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④检测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
A.①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10.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5∶1 |
B.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灰身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8∶1 |
C.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3∶1 |
D.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果蝇杂交,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8∶5 |
11.
某动物的毛色遗传中,体细胞只含有B遗传因子的个体的毛色为纯黑色,体细胞只含b遗传因子的个体的毛色为纯白色,其它个体为黑白相间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色为黑白相间色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约有25%的个体是黑白相间色 |
B.毛色为黑色和白色个体杂交中,后代个体的毛色为黑白相间色的约有50% |
C.为持续高效地繁殖和保留黑白相间色的个体,在交配过程中,应淘汰其它颜色的个体 |
D.只有用毛色为黑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才能最大比例地获得黑白相间色的后代 |
13.
某同学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他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
C.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
14.
下列关于一对遗传因子组合形式为Dd的高等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和种类数叙述正确的是
A.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种类数相同 |
B.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种类数不相同 |
C.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种类数不相同 |
D.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种类数相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