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类黄酮在植物的抗病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苹果中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新疆野生红绵肉苹果类黄酮含量高,但产量低不易储存运输,现有苹果品种产量高但类黄酮含量低。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培育类黄酮含量高且易储存运输苹果品系。
(1)新疆野生苹果的高黄酮特性是长期___________的结果。
(2)苹果多数自交不亲和、杂合程度高及幼苗期长等特征,通常批量繁殖采取________________等无性繁殖手段,获得稳定遗传的苹果品系。
(3)新疆野生红绵肉苹果中的“塔尔阿尔玛”和“夏红肉”与其他现有苹果品种杂交,F1苗期观测部分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杂交过程中,“金帅×寒富”杂交组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其他组F1在第3 年的开花株率均在15%以上,说明新疆野生苹果的早开花结果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_(显/隐性)性状。
(4)新疆红绵肉苹果(相关基因均为杂合)与其他苹果品种杂交,产生的子代群体中相关性状所占比例如下表。
①依据表中数据判断绵肉和脆肉性状_______(是/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若绵肉和脆肉性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参考表中数推测子代中脆肉植株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
③若红肉和白肉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D/d、E/e)控制,参考表中数据推测子代中白肉植株基因型应为______。而实验结果与推测有些偏差,推测可能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5)F1的红脆株系中红肉面积越大,类黄酮含量越高,表明红肉性状与类黄酮含量正相关,已知控制类黄酮含量的基因由一对等位基因(F/f)控制,据此推测红肉基因与控制类黄酮含量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很可能是________(请在图中注明F/f位置)。
(1)新疆野生苹果的高黄酮特性是长期___________的结果。
(2)苹果多数自交不亲和、杂合程度高及幼苗期长等特征,通常批量繁殖采取________________等无性繁殖手段,获得稳定遗传的苹果品系。
(3)新疆野生红绵肉苹果中的“塔尔阿尔玛”和“夏红肉”与其他现有苹果品种杂交,F1苗期观测部分结果见下表:
亲本 | 杂种F1株数 | 开花株数(开花当年结果) | 幼苗期(年) |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
塔尔阿尔玛×金帅 | 93 | 21 | 83 | 93 | — | 2.33—4.33 |
塔尔阿尔玛×新红星 | 107 | 18 | 78 | 107 | — | 2.33—4.33 |
塔尔阿尔玛×寒富 | 96 | 21 | 81 | 96 | — | 2.33—4.33 |
塔尔阿尔玛×红富士 | 110 | 17 | 82 | 110 | — | 2.33—4.33 |
夏红肉×红富士 | 126 | 19 | 92 | 126 | — | 2.33—4.33 |
金帅×寒富 | 336 | 0 | 27 | 209 | 336 | 3.33—5.33 |
在上述杂交过程中,“金帅×寒富”杂交组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其他组F1在第3 年的开花株率均在15%以上,说明新疆野生苹果的早开花结果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_(显/隐性)性状。
(4)新疆红绵肉苹果(相关基因均为杂合)与其他苹果品种杂交,产生的子代群体中相关性状所占比例如下表。
亲本 | 子代株数 | 子代相关性状所占比例 | ||
♀红肉绵肉 | ♂白肉脆肉 | 红肉(%) | 脆肉(%) | |
塔尔阿尔玛 | 金帅 | 93 | 33.3 | 24.0 |
塔尔阿尔玛 | 新红星 | 107 | 37.4 | 24.3 |
塔尔阿尔玛 | 寒富 | 96 | 32.3 | 26.7 |
塔尔阿尔玛 | 红富士 | 110 | 35.5 | 27.5 |
夏红肉 | 红富士 | 126 | 26.2 | 23.9 |
①依据表中数据判断绵肉和脆肉性状_______(是/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若绵肉和脆肉性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参考表中数推测子代中脆肉植株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
③若红肉和白肉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D/d、E/e)控制,参考表中数据推测子代中白肉植株基因型应为______。而实验结果与推测有些偏差,推测可能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5)F1的红脆株系中红肉面积越大,类黄酮含量越高,表明红肉性状与类黄酮含量正相关,已知控制类黄酮含量的基因由一对等位基因(F/f)控制,据此推测红肉基因与控制类黄酮含量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很可能是________(请在图中注明F/f位置)。

2.单选题- (共3题)
2.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乙病是伴性遗传病,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Ⅱ-2致病基因来自Ⅰ-1和Ⅰ-2 |
C.II-5的基因型是HHXTY或HhXTY |
D.若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40000。 |
3.
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鳟鱼眼球、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黑眼、黄体 |
B.亲本中的黑眼黑体、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
C.因为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所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D.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可能基因型是aabb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