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后作业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2452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9

1.非选择题(共3题)

1.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____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____;实验三:______________
2.
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显性、隐性)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女儿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3)Ⅰ3和Ⅱ3是杂合体的几率分别是________,
(4)Ⅲ个体是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
(5)Ⅱ2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Ⅱ7和Ⅱ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3.
观赏植物藏报春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两性花、异花传粉。在温度为20~25 ℃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遗传因子组成AA和Aa为红花,遗传因子组成aa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 ℃的环境中,遗传因子组成AA、Aa也为白花。试回答:
(1)根据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性状表现类型不同,说明_____,温度对藏报春花的颜色的影响最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株开白花的藏报春,如何判断它的遗传因子组成?
①在人工控制的20~25 ℃温度条件下种植藏报春,选取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甲。
②在花蕾期,去除待鉴定的白花藏报春(亲本乙)的雄蕊,并套纸袋。
③待亲本乙的雌蕊成熟后,____________,并套袋。 
④收取亲本乙所结的种子,并在_______(温度)下种植,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果预期:若杂交后代都开白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若杂交后代____,则待鉴定藏报春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若杂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

2.单选题(共11题)

4.
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摩尔根发现了伴性遗传。下列关于他们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摩尔根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试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F1雌雄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应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5.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一紫花    ②紫花×紫花一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一紫花   ④紫花×白花一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
6.
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的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生一病孩的几率是
A.1/2B.2/3C.1/3D.1/4
7.
对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  ②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差异
③一定要让显性性状作母本    ④一定要实现两个亲本之间的有性杂交
⑤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②⑤
8.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接近3:1,最关键的原因是
A.B.C.D.
9.
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
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10.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条件下的豌豆是纯种,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F2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F1中同时带有显隐性基因
C.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D.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11.
以下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不对的是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
B.受精时含D的雌配子与含D或d的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C.遗传因子之间不会相互融合,也不在传递中消失
D.豌豆(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1:1
12.
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你应该给他的建议和理由是
①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于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②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1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③改变桶内两种配子的比例,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
④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13.
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
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14.
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3.选择题(共1题)

15.

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三角形abc,顶点a、b、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D点为正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E,G,H点分别为ab、ac、bc的中点,F点为E点关于点电荷c的对称点,规定距正三角形abc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