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41.图1是某雌性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图2的_____(填标号)时期。
(2)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段(用标号和 ~ 符号填),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图2的_____(填标号)时期。
(2)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段(用标号和 ~ 符号填),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1分)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B-b只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A控制羽色为蓝色,基因B控制羽色为黄色,A与B同时存在时羽色为绿色,aabb个体显白色,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以上形成各种颜色的物质均为非蛋白类物质,那么基因是通过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羽色的。
(2)若一只蓝色鸟与一只黄色鸟杂交,后代雄鸟均为绿色、雌鸟均为蓝色,则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若2只绿羽鸟杂交,F1有白羽鸟出现,则该白羽鸟的性别为 。理论上这2只绿羽鸟的后代中雌鸟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雄鸟中黄色羽所占的比例为 。让F1中全部雌雄黄羽鸟杂交,后代出现黄羽和白羽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
(1)研究发现,以上形成各种颜色的物质均为非蛋白类物质,那么基因是通过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羽色的。
(2)若一只蓝色鸟与一只黄色鸟杂交,后代雄鸟均为绿色、雌鸟均为蓝色,则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若2只绿羽鸟杂交,F1有白羽鸟出现,则该白羽鸟的性别为 。理论上这2只绿羽鸟的后代中雌鸟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雄鸟中黄色羽所占的比例为 。让F1中全部雌雄黄羽鸟杂交,后代出现黄羽和白羽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
2.单选题- (共6题)
4.
如图1表示某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中两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2表示该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三类基因参与,三类基因的控制作用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该生物是四倍体,基因型是Aabb |
B.由图1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
C.若图1中的一个b基因突变为B基因,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 |
D.图1表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四个b基因的细胞 |
5.
(题文)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睾丸 |
B.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FG段,曲线AG段对应细胞甲、乙、丙 |
C.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甲、乙,具有4个染色体组的有甲、丙 |
D.CD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对应于甲细胞 |
6.
人类卵细胞和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
C.次级精(卵)母细胞中染色体组成都可以是44+XX |
D.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 |
7.
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M2/(M1+M2) |
雌株 | N1[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 N2 | P=N2/(N1+N2)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