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16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1分析回答: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
(2)Ⅴ-2带有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3)甲病的致病基因控制 性性状,为了确定甲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2。根据电泳结果,可判断出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
(4)请根据以上分析:
①Ⅲ-2的基因型为 。若Ⅴ-1与Ⅴ-2婚配,他们生出一个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②若V-3与d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d基因的概率为 。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
(2)Ⅴ-2带有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3)甲病的致病基因控制 性性状,为了确定甲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2。根据电泳结果,可判断出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
(4)请根据以上分析:
①Ⅲ-2的基因型为 。若Ⅴ-1与Ⅴ-2婚配,他们生出一个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②若V-3与d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d基因的概率为 。
2.单选题- (共8题)
2.
下列比例中不符合1:3的是
A.Aa与Aa个体杂交后代隐性性状与显性性状之比 |
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
C.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
D.基因型为XBXb与XBY的红眼果蝇杂交后代白眼和红眼数目之比 |
3.
下列有关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评价是()
①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之比接近1︰1
①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之比接近1︰1
A.一种说法正确 | B.两种说法正确 |
C.三种说法正确 | D.四种说法均不正确 |
5.
下列科学事件中没有应用“假说﹣演绎法”的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④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④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6.
将豌豆高茎(DD)与矮茎(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传粉方式所得的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表现型是 ( )
A.全部是高茎 | B.高茎∶矮茎=3∶1 | C.A、B都有可能 | D.无法判断 |
7.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欲知其基因组成,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另一株纯合子的高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它,观察子代的茎杆高度 |
B.将另一株杂合子的高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它,观察子代的茎杆高度 |
C.将另一株纯合子的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它,观察子代的茎杆高度 |
D.让它进行自花传粉,观察子代的茎杆高度 |
8.
荠菜果实形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A.![]() | B.![]() | C.![]() | 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