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共8分,每空1分)如图所示的细胞为减数分裂过程的一个时期。

(1)所示细胞为减数分裂的第_______次分裂的____________期。
(2)细胞中有____个四分体,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条染色单体,有_____个DNA分子。
(3)此细胞经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______对。

(1)所示细胞为减数分裂的第_______次分裂的____________期。
(2)细胞中有____个四分体,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条染色单体,有_____个DNA分子。
(3)此细胞经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______对。
2.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植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________的花粉传授到植株________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
(2)根据实验____,可知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
(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_______ ,实验一中,子代黄色玉米粒中杂合子占________。
(1)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________的花粉传授到植株________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 | 黄色玉米粒 | 白色玉米粒 |
一 | 587 | 196 |
二 | 0 | 823 |
三 | 412 | 386 |
(2)根据实验____,可知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
(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_______ ,实验一中,子代黄色玉米粒中杂合子占________。
3.
(共10分,每空2分) 白化病(由A或a控制)与某舞蹈症(由B或b控制)是两种独立遗传的遗传病,有一家庭中两种病都有患者,系谱图如下,请据图回答:

(1)舞蹈症由______性基因控制,白化病由______性基因控制。
(2)2号和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若13号与14号再生一个孩子,则两病兼患的女孩可能性是 _____。

(1)舞蹈症由______性基因控制,白化病由______性基因控制。
(2)2号和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若13号与14号再生一个孩子,则两病兼患的女孩可能性是 _____。
4.
(共12分,每空2分)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的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其结果如图[其中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中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使F1中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亲本杂交后代中杂合子占总数的________。

(1)亲本中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使F1中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亲本杂交后代中杂合子占总数的________。
5.
(共14分,每空2分)某植物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就表现为败育。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应选择________(基因型)做母本,得到的F2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提示:有已知性状的纯合子植株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让该双雌蕊植株与______(表现型)杂交,得到F1 ;②F1自交,得到F2。
结果预测:
如果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纯合子;如果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1)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应选择________(基因型)做母本,得到的F2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提示:有已知性状的纯合子植株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让该双雌蕊植株与______(表现型)杂交,得到F1 ;②F1自交,得到F2。
结果预测:
如果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纯合子;如果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2.单选题- (共20题)
6.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和AA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Aa:AA=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5/8 | B.3/5 | C.1/4 | D.3/4 |
8.
某兴趣小组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都是高茎。用F1进行实验2,发现子二代(F2)中,高茎约为矮茎三倍。实验2采用的方法是
A.正交实验 | B.反交实验 | C.自交实验 | D.测交实验 |
9.
以下关于孟德尔成功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
B.应用假说演绎法分析实验结果 |
C.按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顺序研究 |
D.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 |
10.
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两种 |
11.
以下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
B.每个小桶内的不同颜色的彩球代表含不同基因的配子,如D和d |
C.从小桶随机抓取后组合并记录,然后从剩余的小球中重复上述步骤50-100次 |
D.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几率应是1/2 |
12.
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得到结果如下表,如果亲本一栏中杂交组合Ⅳ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组合Ⅱ中的灰色雄鼠交配,结果是( )
杂交 组合 | 亲本 | 后代 | |||
雌 | | 雄 | 灰色 | 白色 | |
Ⅰ | 灰色 | × | 白色 | 82 | 78 |
Ⅱ | 灰色 | × | 灰色 | 118 | 39 |
Ⅲ | 白色 | × | 白色 | 0 | 50 |
Ⅳ | 灰色 | × | 白色 | 74 | 0 |
A.都是灰色 | B.都是白色 | C.3/4是灰色 | D.1/4是灰色 |
15.
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论选择高茎还是矮茎作父本,都应对母本去雄 |
B.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F1全为高茎,若由于营养不良某株豌豆表现为矮茎,则该矮茎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 |
C.F2代出现了矮茎性状是由于F1代产生的基因型为d的雌、雄配子结合的原因 |
D.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结果与3:1的吻合程度取决于抓取小球的次数 |
17.
将豌豆某一性状的显性个体进行自花传粉,对其后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显性类型 ②后代可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③后代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④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隐性类型
①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显性类型 ②后代可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③后代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④后代可能没有性状分离,全为隐性类型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8.
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是 ( )
A.PPQq×ppqq | B.PPqq×Ppqq |
C.PpQq×ppqq | D.PpQq×Ppqq |
19.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的既抗倒伏又抗病的类型中,不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 )
A.1/3 B.2/3 C.3/16 D.3/8
A.1/3 B.2/3 C.3/16 D.3/8
20.
下表是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F2 | 黄色圆粒 | 绿色圆粒 | 黄色皱粒 | 绿色皱粒 |
数量 | 315 | 108 | 101 | 32 |
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
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C.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 |
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 |
23.
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二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并未列出,而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1、2、3、4的性状表现都一样
B. 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一次
C. 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四次
D. 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3 | YyRR | YyRr |
Yr | YYRr | YYrr | 4 | Yyrr |
yR | 2 | YyRr | yyRR | yyRr |
Yr | YyRr | Yyrr | yyRr | Yyrr |
A. 1、2、3、4的性状表现都一样
B. 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一次
C. 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四次
D. 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
24.
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无(E)/有(e)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Ee的小鼠间 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1/16 | B.3/16 | C.7/16 | D.9/16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