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I: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①步骤的产物需要经过 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此mRNA作用是作为 的模板。
(2)实验发现,通过对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该育种方式的遗传学原理是 ,同时跨物种间的转基因过程能正常表达体现了生物间共用 ,随后科研人员也发现酵母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为提高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的产量,请提出一个合理的思路 。
II:已知青蒿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色素)和黄色(含黄色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隐性基因b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青蒿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
(2)现有AAbb、aaBB二个纯种白花青蒿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花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第一年:用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年:将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
第三年:再将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①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 。
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③若F1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④F2自交,在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花纯合子占 。
⑤有同学认为这不是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本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用遗传图解及简要文字叙述你的方案。
I: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①步骤的产物需要经过 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此mRNA作用是作为 的模板。
(2)实验发现,通过对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该育种方式的遗传学原理是 ,同时跨物种间的转基因过程能正常表达体现了生物间共用 ,随后科研人员也发现酵母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为提高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的产量,请提出一个合理的思路 。
II:已知青蒿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色素)和黄色(含黄色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隐性基因b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青蒿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
(2)现有AAbb、aaBB二个纯种白花青蒿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花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第一年:用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年:将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
第三年:再将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①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 。
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③若F1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④F2自交,在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花纯合子占 。
⑤有同学认为这不是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本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用遗传图解及简要文字叙述你的方案。
2.单选题- (共6题)
2.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Xb Y Y B. Xb aY Y
C. aXb aY Y D. AAaXb Y Y
A. aXb Y Y B. Xb aY Y
C. aXb aY Y D. AAaXb Y Y
3.
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不大 |
B.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
C.该时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D.该时期的细胞可以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
4.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将甲袋子内的小球数量(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内的小球数(D:d=1:1)的10倍,之后进行上百次模拟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
B. 该变化脱离了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
C. 最终的模拟结果是DD:Dd:dd接近于1:2:1
D. 袋子中小球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袋子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A. 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
B. 该变化脱离了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
C. 最终的模拟结果是DD:Dd:dd接近于1:2:1
D. 袋子中小球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袋子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6.
某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工诱变常用的物理方法有X射线、紫外线辐射等
B. 如图可知控制果蝇的眼色、体色及刚毛类型的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的雌雄果蝇杂交,F1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DdXAXa:DdXaY=1:1
D. 若只研究眼色,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雌性红眼:雄性白眼=1:1

A. 人工诱变常用的物理方法有X射线、紫外线辐射等
B. 如图可知控制果蝇的眼色、体色及刚毛类型的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的雌雄果蝇杂交,F1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DdXAXa:DdXaY=1:1
D. 若只研究眼色,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雌性红眼:雄性白眼=1: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