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推测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I;I | B.II—1;I | C.II—1或I;I | D.II一1;II—1 |
2.
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Ⅲ-13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甲病、乙病均是单基因遗传病。已知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Ⅱ-8,请据图回答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 )


A.他的父亲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
B.他的母亲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
C.他的父亲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
D.他的母亲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
3.
某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片有阔叶和窄叶两种,且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对上表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 ||
父本 | 母本 | 雌株 | 雄株 | |
1 | 阔叶 | 阔叶 | 阔叶234 | 阔叶119 、窄叶122 |
2 | 窄叶 | 阔叶 | 阔叶83、窄叶78 | 阔叶79 、窄叶80 |
3 | 阔叶 | 窄叶 | 阔叶131 | 窄叶127 |
对上表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第l组实验可以确定阔叶为显性 |
B.仅根据第2组不能确定叶形的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 |
C.第2组母本为杂合子 |
D.第l组子代的阔叶雌株全为纯合子 |
4.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z-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交配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 | |||
黑 | 银 | 乳白 | 白化 | ||
1 | 黑×黑 | 22 | 0 | 0 | 7 |
2 | 黑×白化 | 10 | 9 | 0 | 0 |
3 | 乳白×乳白 | 0 | 0 | 30 | 11 |
4 | 银×乳白 | 0 | 23 | 11 | 12 |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
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 |
5.
鸡的肤色分为白色和黄色,爬行鸡的小腿骨骼比正常鸡短,控制爬行鸡性状的基因纯合胚胎致死并位于常染色体上。让雌雄白色爬行鸡交配,子代的表现型为:白色爬行鸡、黄色爬行鸡、白色正常鸡、黄色正常鸡。则子代中白色爬行鸡∶黄色正常鸡为( )
A.9∶1 | B.6∶1 |
C.3∶1 | D.2∶1 |
6.
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下图表示其中的三种情况(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的顺序是

A.甲=丙>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乙>即=丙

A.甲=丙>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乙>即=丙
2.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