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16分)下图一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图二、图三为该动物体内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 可判断该动物是 (填“雌”或“雄”)性个体。
(2)BC过程发生的时期是 。
(3)图二处于图一的 段,图三形成的子细胞是 。
(4)图 所示细胞分裂时期完成了D→E的变化,图三所示细胞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图二所示细胞形成的子细胞。
(5)图三细胞内1、2染色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 。

(1)由图 可判断该动物是 (填“雌”或“雄”)性个体。
(2)BC过程发生的时期是 。
(3)图二处于图一的 段,图三形成的子细胞是 。
(4)图 所示细胞分裂时期完成了D→E的变化,图三所示细胞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图二所示细胞形成的子细胞。
(5)图三细胞内1、2染色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 。
2.
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

(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种表现型,其中红花窄叶细茎有____种基因型。
(2)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M与N杂交后,F 1 中红花植株占____,红花窄叶植株占_____,红花窄叶粗茎植株占_____。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1所示, M与N杂交,F 1 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种表现型,其中红花窄叶细茎有____种基因型。
(2)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M与N杂交后,F 1 中红花植株占____,红花窄叶植株占_____,红花窄叶粗茎植株占_____。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1所示, M与N杂交,F 1 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8分)下图一为某动物毛色(由基因A/a控制)和眼色(由基因B/b控制)的杂交实验。图二为该动物细胞中X和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1表示X和Y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一2和Ⅱ一l是非同源区域。其上分别含有X和Y特有的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一实验结果推断 性状可能由Ⅱ一2上的基因控制。
(2)F1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 。F2中共有 种基因型,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 。
(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和灰毛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白毛白眼个体应占 。
(4)为验证(1)中的结论是否正确,现提供若干只该动物的纯合个体,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该基因是位于Ⅱ-2区段上还是Ⅰ区段上。
请写出杂交组合的表现型: (♀)× (♂)。
结果与结论:
①若 ,则该基因位于Ⅱ一2上。
②若 ,则该基因位于I上。

(1)由图一实验结果推断 性状可能由Ⅱ一2上的基因控制。
(2)F1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 。F2中共有 种基因型,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 。
(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和灰毛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白毛白眼个体应占 。
(4)为验证(1)中的结论是否正确,现提供若干只该动物的纯合个体,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该基因是位于Ⅱ-2区段上还是Ⅰ区段上。
请写出杂交组合的表现型: (♀)× (♂)。
结果与结论:
①若 ,则该基因位于Ⅱ一2上。
②若 ,则该基因位于I上。
4.
某家畜的耳朵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与性别无关。据表回答问题。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F1中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
(2)除了上述的3种组合,如果进行尖状×倒扇状,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只有圆状和尖状,则该圆状的基因型是 。
(3)让乙组后代F1中圆状的家畜与另一纯合椭圆状的家畜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
(4)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圆状的有150只,那么表现为椭圆状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只。
(5)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
项目 | 基因 组合 | A、B同时存在 (A_B_型) | A存在、B不存在 (A_bb型) | B存在、A不存在 (aaB_型) | A和B都不存在 (aabb)型 | |
耳朵形状 | 尖状 | 圆状 | 椭圆状 | 倒扇状 | | |
杂 交 组 合 | 甲:尖状×倒扇状→F1:尖状、圆状、椭圆状、倒扇状 | |||||
乙:圆状×圆状→F1:圆状、倒扇状 | ||||||
丙:椭圆状×圆状→F1:全是尖状 |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F1中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
(2)除了上述的3种组合,如果进行尖状×倒扇状,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只有圆状和尖状,则该圆状的基因型是 。
(3)让乙组后代F1中圆状的家畜与另一纯合椭圆状的家畜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
(4)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圆状的有150只,那么表现为椭圆状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只。
(5)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
2.单选题- (共11题)
5.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
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
6.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 |
B.图②、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1:2:2,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 |
D.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细胞分裂完成后将形成为2个精子细胞或第二极体 |
7.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
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
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A.显性纯合子 |
B.显性杂合子 |
C.隐性个体 |
D.不能确定 |
8.
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下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单体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


A.2/3 | B.1/3 | C.1/2 | D.1 |
9.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
B.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D.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10.
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
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
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 |
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 |
12.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 |
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5/8 |
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 |
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所占子代的比例为1/4 |
13.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II-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
B.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
C.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D.若Ш-4与Ш-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
14.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纯合的蓝花品种与纯合的紫花品种杂交,F1为蓝花,F1自交,F2中紫花:红花:蓝花=1:6:9。若将F2中一株蓝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F3)表现型种类及比值不可能出现( )
A.3种、1∶6∶9 | B.2种、1∶1 |
C.2种、3∶1 | D.1种、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