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226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非选择题(共1题)

1.
I、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A基因越多,黑色素越多;等位基因B和b控制色素的分布,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研究者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1)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2)F2纯白,基因型比是
(3)能使色素分散形成斑点的基因型是
(4)F2黑色斑点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II、如图是某家庭的系谱图,其中白化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据图回答

(1)8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5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2)若9号个体与12号个体结婚,属于近亲婚配,此行为违反婚姻法,预测他们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如果不考虑白化病,他们 (填“能”或“不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孩。
(3)遗传病患者的体细胞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2.单选题(共7题)

2.
果蝇圆眼基因(A)对棒眼基因(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圆眼灰身果蝇与一只棒眼灰身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棒眼黑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AXa
B.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a的配子占1/2
C. F1代出现灰身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 棒眼黑身雌果蝇能形成bbXaXa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3.
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时从受精卵到桑椹胚阶段进行卵裂(卵裂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细胞在分裂期,因DNA高度螺旋化,不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B.卵裂期细胞染色体与DNA数量比的变化发生于间期和末期
C.卵裂期细胞在分裂后期染色体组加倍,核DNA数不变
D.卵裂期细胞在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出现与细胞质分裂有关
4.
图甲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K)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所示的变异类型均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图乙CD,EF段均可发生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不均等分裂
C.图甲中左图细胞对应图乙的AB段的某一时期
D.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K的变化,则纺锤体、染色体和细胞板都可出现在CD段
5.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和AA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Aa:AA=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5/8B.3/5C.1/4D.3/4
6.
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调查时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该调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75%
C. 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D. 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7.
下列关于遗传的几项计算中,错误的是
A.N对基因均杂合(基因间均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杂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2n
B.Aa(亲本)连续自交5代(每代均去除aa)后,则子5代中Aa出现的概率为2/33
C.Aa(亲本)连续自交,F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了(1/2)n-1
D.Aa(亲本)连续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与自由交配并淘汰隐形个体,在第N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相比,连续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的杂合子比例较低
8.
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雌蕊
B.假说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D.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