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是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图D为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请画出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图像。

但如果在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 。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是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图D为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请画出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图像。

但如果在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 。
2.单选题- (共5题)
2.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
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
3.
生物学上经常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替代非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在实验中追踪放射性流向,来确定元素流向,这种实验技术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乳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科学家可以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细胞膜中依次检测到放射性 |
B.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可以在(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 |
C.用32P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31P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 |
D.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4.
下列生命活动与图模型不符合的是


A.某杂合髙茎豌豆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之比 |
B.基因型XWXw和XwY的果蝇杂交后代产生的两种卵细胞的数量之比 |
C.人的胰岛素基因所含的碱基数目与胰岛素所含的氨基酸数目之比 |
D.通常哺乳动物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数目之比 |
5.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仅用花粉鉴定法即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丙×丁
D.除单独使用花粉鉴定法外,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另有2个

A.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仅用花粉鉴定法即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丙×丁
D.除单独使用花粉鉴定法外,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另有2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