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图甲基因型为Tt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乙为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___期,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图甲对应图乙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染色体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t和T基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图乙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除了IM外还有__________,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过程Ⅱ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___期,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图甲对应图乙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染色体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t和T基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图乙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除了IM外还有__________,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过程Ⅱ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
豌豆的抗病和感病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高茎和矮茎分别由基因E和e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矮茎感病和高茎抗病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矮茎抗病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对矮茎感病进行γ射线处理,可能会获得矮茎抗病植株。该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该变异具有___________和不定向性的特点。
(2)若采用杂交育种,应该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两亲本杂交,从F1开始进行_________(杂交/自交),且逐代淘汰,至少在第___________年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矮茎抗病植株。
(3)若釆用单倍体育种,则需要对YyEe的植株进行_________,获得单倍体植株,该过程利用的细胞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单倍体植株经过秋水仙素的处理,得到的植株均为___________(纯/杂)合子。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若某高茎植株Ee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了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多了一条,结果如图所示,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如果该个体能生育后代(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裂的时候,单独的那一条随机向细胞的某一极),与基因型为ee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1)若对矮茎感病进行γ射线处理,可能会获得矮茎抗病植株。该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该变异具有___________和不定向性的特点。
(2)若采用杂交育种,应该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两亲本杂交,从F1开始进行_________(杂交/自交),且逐代淘汰,至少在第___________年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矮茎抗病植株。
(3)若釆用单倍体育种,则需要对YyEe的植株进行_________,获得单倍体植株,该过程利用的细胞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单倍体植株经过秋水仙素的处理,得到的植株均为___________(纯/杂)合子。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若某高茎植株Ee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了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多了一条,结果如图所示,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如果该个体能生育后代(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裂的时候,单独的那一条随机向细胞的某一极),与基因型为ee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
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的成熟果实的颜色有白色,黄色,红色,各种色素的合成与有关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B/b基因在X染色体上。

(1)该果实颜色的遗传__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2)基因型为AaXBY的果实颜色为_________,含B但不含A基因的果实颜色为___________。
(3)红色纯合雌株与某红色雄株M杂交的后代均为红色,则该雄株M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的两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其中红色雌株中的杂合子占________。
(5)如果B/b基因也在常染色体上,A、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如下图;且AA基因型受精卵不能发育成种子。

①如果基因A/a、B/b的位置关系如图Ⅰ,用两株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②如果两株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红花:白花=2:1,则基因A/a、B/b的位置关系应该如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所示。

(1)该果实颜色的遗传__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2)基因型为AaXBY的果实颜色为_________,含B但不含A基因的果实颜色为___________。
(3)红色纯合雌株与某红色雄株M杂交的后代均为红色,则该雄株M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的两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其中红色雌株中的杂合子占________。
(5)如果B/b基因也在常染色体上,A、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如下图;且AA基因型受精卵不能发育成种子。

①如果基因A/a、B/b的位置关系如图Ⅰ,用两株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②如果两株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红花:白花=2:1,则基因A/a、B/b的位置关系应该如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所示。
2.单选题- (共14题)
4.
下列有关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
B.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可看到减数分裂的全部变化过程 |
C.低温处理后的洋葱(2N=16)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可能为16,32,64 |
D.改良苯酚品红溶液能将DNA染成深色 |
5.
下图为果蝇细胞中1对同源染色体在某次细胞分裂时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发出星射线 |
B.图中含有1个四分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 |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
D.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赤道板 |
6.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正确的说法是


A.Ⅰ、Ⅱ过程中核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
B.Ⅰ、Ⅱ过程均发生了DNA的复制 |
C.Ⅲ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
D.若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子细胞有4种基因型 |
7.
下列为某动物卵巢中一些细胞图像,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甲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产生的 |
B.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C.细胞乙、丙、丁都含同源染色体 |
D.细胞丁所处时期能够发生基因重组 |
8.
如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C.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
9.
某雄性动物,其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分配,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若一次产生了1000个精子,其中既含2个显性基因,又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约有
A.500 | B.250 | C.125 | D.100 |
10.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
B.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C.科学家克里克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之命名为中心法则 |
D.孟德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11.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由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 2:1 B. 8:1 C. 4:1 D. 9:1
A. 2:1 B. 8:1 C. 4:1 D. 9:1
12.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病为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
B.Ⅲ-2的基因型为AaXbY |
C.Ⅱ-5和Ⅱ-6再生出一个患两种病的孩子概率为3/32 |
D.Ⅰ-1和Ⅰ-2生出一个患甲病女孩的概率为1/4 |
13.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 |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 |
C.子代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
D.若要鉴别白面羊是纯合还是杂合,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
14.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一一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 |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属于假说内容之一 |
15.
水稻的非糯性(A)和糯性(a)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的种子播种下去,长大开花后取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 全为橙红色 B. 橙红色:蓝黑色=1:1
C. 全为蓝黑色 D. 橙红色:蓝黑色=3:1
A. 全为橙红色 B. 橙红色:蓝黑色=1:1
C. 全为蓝黑色 D. 橙红色:蓝黑色=3:1
16.
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1。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 9:2:1 B. 7:6:3 C. 25:10:1 D. 1:2:1
A. 9:2:1 B. 7:6:3 C. 25:10:1 D. 1:2: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