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细胞是___________。
(3)图甲④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_______,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甲②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____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4)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_________,图丙中Ⅱ→I,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的变化。

(1)图甲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细胞是___________。
(3)图甲④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_______,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甲②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____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4)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_________,图丙中Ⅱ→I,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的变化。
2.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抗干叶病(A)对不抗干叶病(a)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花瓣颜色红色(B)对白色(b)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发现,雄性抗干叶病植株的母本一定表现为____________;将抗干叶病雄株与不抗干叶病雌株杂交,后代雌株的表现型都是____________。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__。
(2)偶然发现一雄性突变植株是粉色花瓣,突变基因用表示。科研人员利用这株粉花雄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花瓣颜色粉色(b1)对白色为(b)为____________(显/隐)性;父本(粉花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需要尽早选育出纯合粉花品系,则最好利用上表中___________组的子代进行相互交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们发现,雄性抗干叶病植株的母本一定表现为____________;将抗干叶病雄株与不抗干叶病雌株杂交,后代雌株的表现型都是____________。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__。
(2)偶然发现一雄性突变植株是粉色花瓣,突变基因用表示。科研人员利用这株粉花雄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组别 | 父本 | 母本 | 子代 |
甲 | 粉花 | 红花 | 全为红花 |
乙 | 粉花 | 白花 | 全为粉花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花瓣颜色粉色(b1)对白色为(b)为____________(显/隐)性;父本(粉花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需要尽早选育出纯合粉花品系,则最好利用上表中___________组的子代进行相互交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玉米籽粒黄色和白色是一种常见的相对性状之一。
(1)玉米黄色籽粒性状受显性基因(A)控制,其黄色性状的表现是因为__________,导致黄色物质积累。
(2)玉米黄色籽粒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白色抗病籽粒新品种,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 黄色感病与黄色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上述杂交的子代中白色抗病植株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色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

(3)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的_____________。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4)有人用白色玉米作母本授以纯种黄色玉米的花粉,在大量的后代中发现一植株,其体细胞中含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A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该植株自交,假设所有后代均能存活,理论上后代中产白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1)玉米黄色籽粒性状受显性基因(A)控制,其黄色性状的表现是因为__________,导致黄色物质积累。
(2)玉米黄色籽粒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白色抗病籽粒新品种,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 黄色感病与黄色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上述杂交的子代中白色抗病植株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色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

(3)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的_____________。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4)有人用白色玉米作母本授以纯种黄色玉米的花粉,在大量的后代中发现一植株,其体细胞中含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A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该植株自交,假设所有后代均能存活,理论上后代中产白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4.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在一起 |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稳定 |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
5.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
B.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分子数不变 |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
D.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
6.
下列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像,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甲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产生的 |
B.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C.细胞乙、丙、丁都含同源染色体 |
D.细胞丁所处时期能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7.
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两对联会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所作出的推断中,错误的是


A.该生物基因型为HhAaB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
B.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的基因型可能是HAa或 hBb |
C.此种异常属于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
D.此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育性下降 |
8.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
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中表现型 |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
9.
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生物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组合 |
10.
给你一粒黄色玉米,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取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可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可行方案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分析其化学成分 |
B.让该黄粒玉米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
C.让该黄粒玉米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
D.让该黄粒玉米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
11.
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12.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间行种植。下列关于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
B.豌豆和玉米的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1 |
C.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
13.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
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
D.相对性状是指不同性状的同一表现形式 |
14.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组别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 × 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 × 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 × 红果 | 1511 | 508 |
A.根据第3组实验可以判断:番茄果实的颜色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
B.第1组实验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
C.第2组实验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
D.第3组实验的F1中红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
15.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
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
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 |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
16.
研究表明:黑色家鼠与白化家鼠杂交,F1均为黑色家鼠,F1中黑色家鼠个体间自由交配,F2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3∶4,则在F2白化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
A.1/8 | B.1/3 | C.1/2 | D.1/4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