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已知水稻的糯与非糯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未知;高秆与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两对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生育期一致的纯合糯性高杆与纯合非糯性矮杆水稻各若干。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这些水稻作了如下实验。
(1)为探究水稻糯与非糯的显隐关系,兴趣小组将这两种水稻混杂种在一起。结果发现一部分植株所结的稻谷既有糯性也有非糯性,其他植株所结稻谷全为非糯性。据此他们推断水稻非糯性是 性性状。
(2)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兴趣小组选育出了矮杆糯性水稻。请问杂交育种的原理是 。选育出的矮杆糯性水稻 (“需要” 或“不需要”)经过连续自交提纯过程。
(3)用碘液对花粉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糯性花粉为橙红色,非糯性花粉是蓝黑色。根据这个特性和利用纯合糯性水稻与纯合非糯性水稻,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更简单地证明了孟德尔关于分离定律的假说。请补充相关内容。
① ,获得F1种子,播种后获得F1植株。
② 。
③ 若 则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
(1)为探究水稻糯与非糯的显隐关系,兴趣小组将这两种水稻混杂种在一起。结果发现一部分植株所结的稻谷既有糯性也有非糯性,其他植株所结稻谷全为非糯性。据此他们推断水稻非糯性是 性性状。
(2)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兴趣小组选育出了矮杆糯性水稻。请问杂交育种的原理是 。选育出的矮杆糯性水稻 (“需要” 或“不需要”)经过连续自交提纯过程。
(3)用碘液对花粉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糯性花粉为橙红色,非糯性花粉是蓝黑色。根据这个特性和利用纯合糯性水稻与纯合非糯性水稻,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更简单地证明了孟德尔关于分离定律的假说。请补充相关内容。
① ,获得F1种子,播种后获得F1植株。
② 。
③ 若 则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
2.单选题- (共8题)
2.
下列叙述不能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供证据的是( )
A.基因发生突变,生物体的性状也可能发生改变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
C.若杂合子染色体缺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表现出来 |
D.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
3.
如图表示果蝇(2N=8)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比值H(H=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变化曲线,其中f表示该分裂结束点。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cd段细胞内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
B.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cd段可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
C.曲线bc段有DNA的复制 |
D.f时产生的细胞数目是ab段的2倍 |
4.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右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
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
5.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通常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系的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性状的表现与环境温度有关 |
B.果蝇翅的长短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果 |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不能遗传 |
D.根据35℃条件下发育成残翅子代的性状无法确定亲本的基因型 |
6.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玉米种子,其数量之比为1︰4,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各植株随机授粉,其子一代种子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3︰2︰1
C.9︰12︰4 D.2︰2︰1
A.4︰4︰1 B.3︰2︰1
C.9︰12︰4 D.2︰2︰1
8.
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则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隐性性状的玉米植株所结种子,有显性也有隐性 |
B.显性性状的豌豆植株所结种子,有显性也有隐性 |
C.隐性性状的豌豆植株所结种子全为隐性 |
D.显性性状的玉米植株所结种子全为显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