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A/a及基因B/b控制,其中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1)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 。
(2)乙病的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______遗传。(回答染色体和显隐性)
(3)Ⅲ11的基因为 ,若Ⅲ11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 。
(4)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 。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的Ⅳ17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是 。
(5)采取 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1)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 。
(2)乙病的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______遗传。(回答染色体和显隐性)
(3)Ⅲ11的基因为 ,若Ⅲ11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 。
(4)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 。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的Ⅳ17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是 。
(5)采取 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2.
已知玉米子粒的有色与无色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两种纯合类型的玉米杂交,F1子粒全为有色,用F1与纯合子粒无色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F1×纯合子粒无色,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3:1;
实验2: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___________可推知,与玉米子粒有关的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实验2的F2中有色子粒玉米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从实验2得到的子粒有色玉米中任取一株,用子粒无色玉米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统计这个株系的子粒颜色及数量,理论上可能有____________种情况,其中为子粒有色:子粒无色=1:1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实验1:F1×纯合子粒无色,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3:1;
实验2: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___________可推知,与玉米子粒有关的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实验2的F2中有色子粒玉米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从实验2得到的子粒有色玉米中任取一株,用子粒无色玉米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统计这个株系的子粒颜色及数量,理论上可能有____________种情况,其中为子粒有色:子粒无色=1:1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3.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有关过程的先后顺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伴随着着丝点分离 |
B.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后 |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中的染色体减半前 |
D.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细胞核中的DNA数目减半前 |
4.
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下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组数依次是


A.3,6,6,1 | B.3,12,12,1 | C.3,6,6,2 | D.3,12,12,2 |
5.
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理过程 | 甲 | 乙 | 丙 | …… | 丁 |
染色体组数 | 2→1→2→1 | 1→2 | 2→4→2 | 2→2 | |
特点描述 | 性激素作用 | 细胞膜的特点体现 | 遗传信息不变 | 功能趋向专门化 |
A.甲过程中细胞每次分裂都是不均等分裂 |
B.乙过程是细胞膜结构特点的体现,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
C.丙过程的子细胞中最多有46个核DNA含有卵原细胞的DNA单链 |
D.丁过程是遗传物质定向改变的结果,甲和丙中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