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 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
②实验一F2代中,白鼠共有 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 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的黑鼠的基因型为 。
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 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 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术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的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 。

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 亲本组合 | F1 | F2 |
实验一 | 甲×乙 | 全为灰鼠 | 9灰鼠︰3黑鼠︰4白鼠 |
实验二 | 乙×丙 | 全为黑鼠 | 3黑鼠︰1白鼠 |
②实验一F2代中,白鼠共有 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 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的黑鼠的基因型为 。
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 亲本组合 | F1 | F2 |
实验三 | 丁×纯合黑鼠 | 1黄鼠︰1黑鼠 | 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
②为验证上术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的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 。
2.单选题- (共11题)
2.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增加产生配子的种类。若某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个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的精子,请推测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
A.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无法判断 D. 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A.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无法判断 D. 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
下列对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四分体有两个着丝点 |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 |
C.一个四分体有4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
D.人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3个四分体 |
4.
将雌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链都用32P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32 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等 |
B.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等 |
C.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
D.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
5.
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正确的是

A. 正常情况下,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
B. 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
C. 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A. 正常情况下,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
B. 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
C. 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6.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孩子,则母方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没有色盲基因 |
B.1个,位于一条染色体中 |
C.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中 |
D.2个,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中 |
7.
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半来自于精子 |
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C.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 |
D.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
8.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
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9.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里1/4 |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
10.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F2的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F1植株和F1植株 | B.F2植株和F2植株 |
C.F1植株和F2植株 | D.F2植株和F1植株 |
11.
白斑银狐是灰色银狐中的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灰色银狐,其余均为白斑银狐。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
B.后代灰色银狐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
C.白斑银狐后代出现灰色银狐是由基因突变所致 |
D.白斑银狐与灰色银狐交配,后代中白斑银狐约占1/2 |
12.
玉米体内的D与d、S与s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DDSS:2DDSs:1DDss:1DdSS:2DdSs:1Ddss.这两种玉米的基因型是( )
A. DDSS×DDSs B. DdSs×DdSs C. DdSS×DDSs D. DdSs×DDSs
A. DDSS×DDSs B. DdSs×DdSs C. DdSS×DDSs D. DdSs×DDSs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